新城甲仗楼

谢氏起新楼,西临城角头。

图功百尺丽,藏器五兵修。

结缔榱甍固,虚明户槛幽。

鱼龙卷旗帜,霜雪积戈矛。

暑雨熇烝隔,凉风宴位留。

地高形出没,山静气清优。

睥睨斜光彻,阑干宿霭浮。

芊芊粳稻色,脉脉苑溪流。

郡化黄丞相,诗成沈隐侯。

居兹良得景,殊胜岘山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谢家新建了一座高楼,坐落在城角边头。
楼高百尺,设计巧妙,武器装备也精心收藏。
结构坚固,门窗明亮而幽静。
旗帜如鱼龙般翻滚,兵器上积雪如霜。
炎炎夏日,暑气蒸腾,凉风却在此处停留。
地势高,景色起伏变化,山静空气清新。
阳光斜照,栏杆上浮现出淡淡的云雾。
稻田翠绿,小溪潺潺,景色宜人。
这里如同黄丞相治理下的郡县,沈隐侯的诗篇在此诞生。
居住在这里,美景尽收眼底,胜过岘山之游。

注释

谢氏:指谢家。
新楼:新建的楼阁。
西临:向西靠近。
城角头:城墙的一角。
图功:设计建造。
丽:美丽。
藏器:收藏武器。
五兵修:各种兵器整理得当。
榱甍:屋檐和栋梁。
固:坚固。
虚明:明亮而空旷。
户槛:门窗。
鱼龙:比喻旗帜飘动。
霜雪:形容兵器上的积雪。
熇烝:酷热。
宴位:凉爽的位置。
形出没:地势高低起伏。
清优:清新优美。
睥睨:远望。
阑干:栏杆。
宿霭:傍晚的云雾。
芊芊:茂盛的样子。
粳稻:稻米。
郡化:地方治理。
黄丞相:历史上的黄丞相。
沈隐侯:沈隐侯,诗人。
良得景:极好的景色。
殊胜:特别美好。
岘山游:岘山的游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城市角落的新建楼阁,谢氏之所以称“起新楼”,显示出诗人对主人财力雄厚的赞赏。诗中的“西临城角头”则是从地理位置上进一步刻画了楼阁的高大和险要。

“图功百尺丽”、“藏器五兵修”两句,表明这座楼不仅外观壮丽,而且内部结构坚固,有着深远的防御功能。这里的“图功”可能是指楼内外部装饰之工,而“藏器”则暗示了楼中收藏武器和军事设施。

接下来的“结缔榱甍固,虚明户槛幽”描述了楼阁的结构坚固而又不失优雅,其中“结缔”指的是构件紧密相连,“榱甍”是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性构件,而“虚明户槛幽”则表现出门窗设计之精妙,既保证了安全又保持了一定的开敞感。

诗人接着写道:“鱼龙卷旗帜,霜雪积戈矛”,这里的“鱼龙卷旗帜”可能是指楼上飘扬的旗帜被风吹得像鱼龙舞动,而“霜雪积戈矛”则表现了冬日积雪中的冷峻与坚固。

“暑雨熇烝隔,凉风宴位留”两句,描绘出夏季的炎热和秋天的清爽,以及人们在楼内外享受时节变化的情景。其中,“熇烝”形容炎热之极,“宴位”则是指人們在凉快的环境中悠然自得。

“地高形出没,山静气清优”这两句,则通过对比楼阁与周围山势的高度和宁静,以及空气的清新,强调了楼阁的地理优势和美好景致。

诗人随后写道:“睥睨斜光彻,阑干宿霭浮”,其中“睥睨”表现出仰望时的神态,“斜光”则是指日光从某个角度射入,“阑干”、“宿霭浮”都是对建筑细部的描绘,增添了画面感。

接下来的“芊芊粳稻色,脉脉苑溪流”两句,则是描写楼外自然景观的和谐与生机,其中“芊芊”、“脉脉”都是形容词,用以表达田野和溪流的生动活泼。

最后,“郡化黄丞相,诗成沈隐侯”两句,是对主人的赞誉,暗示这座楼阁不仅是主人财富的象征,也可能成为地方文化繁荣的标志。而“居兹良得景,殊胜岘山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此处风光的喜爱,以及它相较于其他名山大川而言,更有其独特之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新楼建筑、环境、气氛等方面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个既壮观又雅致的意境,同时也反映出了古人对于理想居所的向往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酬李仆射晚春见寄

戟户洞初晨,莺声雨后频。

虚庭清气在,众药湿光新。

鱼动芳池面,苔侵老竹身。

教铺尝酒处,自问探花人。

独此长多病,幽居欲过春。

今朝听高韵,忽觉离埃尘。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赠殷山人

郁郁山中客,知名四十年。

恓惶身独隐,寂寞性应便。

世业公侯籍,生涯黍稷田。

藤悬读书帐,竹系网鱼船。

已种千头橘,新开数脉泉。

闲游携酒远,幽语向僧偏。

入洞题松过,看花选石眠。

避喧长汨没,逢胜即留连。

自古多高迹,如君少比肩。

耕耘此辛苦,章句已流传。

昔日交游盛,当时省阁贤。

同袍还共弊,连辔每推先。

讲序居重席,群儒愿执鞭。

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

才异时难用,情高道自全。

畏人颜惨澹,疏物势迍邅。

贤者闻知命,吾生复礼玄。

深藏报恩剑,久缉养生篇。

憔悴众夫笑,经过郡守怜。

夕阳悲病鹤,霜气动饥鹯。

处士谁能荐,穷途世所捐。

伯鸾甘寄食,元淑苦无钱。

策蹇秋尘里,吟诗黄叶前。

故裘馀白领,废瑟断朱弦。

志气终犹在,逍遥任自然。

家贫念婚嫁,身老恋云烟。

放逸栖岩鹿,清虚饮露蝉。

郑逃秦谷口,严爱越溪边。

霄汉予犹阻,荣枯子不牵。

山城一相遇,感激意难宣。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三原李氏园宴集

暮春天早热,邑居苦嚣烦。

言从君子乐,乐彼李氏园。

园中有草堂,池引泾水泉。

开户西北望,远见嵯峨山。

借问主人翁,北州佐戎轩。

仆夫守旧宅,为客侍华筵。

高怀有馀兴,竹树芳且鲜。

倾我所持觞,尽日共留连。

疏拙不偶俗,常喜形体闲。

况来幽栖地,能不重叹言。

形式: 古风

山头鹿

山头鹿,角芟芟,尾促促。

贫儿多租输不足,夫死未葬儿在狱。

早日熬熬蒸野冈,禾黍不收无狱粮。

县家唯忧少军食,谁能令尔无死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