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山居诗(其十)

百计千般只为身,不知身是冢中尘。

莫欺白发无言语,此是黄泉寄信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生命与存在的本质。诗人通过“百计千般只为身”,描绘了人们在世时为了自身的利益和欲望所付出的努力和追求,强调了个体在世俗世界中的忙碌与执着。

接着,“不知身是冢中尘”一句,运用了强烈的对比和象征手法,将人的短暂生命与死亡后的最终归宿——化为尘土——联系起来,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有限性,以及对死后世界的深刻思考。

“莫欺白发无言语”则转向对老年人的关怀与尊重,指出尽管年老之人可能言辞不多,但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智慧却如同黄泉之中的寄信人,传达着宝贵的经验与教训,提醒世人不应忽视他们的价值和声音。

最后,“此是黄泉寄信人”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将老年人比作从另一个世界(即黄泉)传递信息的人,强调了他们作为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者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延续和精神遗产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死、年龄、智慧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类共同经验的普遍关注。它不仅富有哲思,也蕴含了对老年群体的敬重与理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循环和代际传承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19)

释冲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翠微山居诗(其十一)

早灰百念卧灵山,世路无心绝往还。

僧相祇宜林下看,不堪行到画堂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翠微山居诗(其十二)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馀。

却被世人知去处,更移茅舍作深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翠微山居诗(其十三)

高山远望石碐碐,叠嶂回峦数十层。

时人只识云生处,不见松萝岩下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翠微山居诗(其十五)

独摇金锡出樊笼,便踏孤云上碧峰。

莫怪脚穿脱尘履,且图行处不留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