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上人归自武林戏作四偈(其四)

身世总为闲伎俩,生前须了恶因缘。

把茅约子归云壑,品字柴头坐说禅。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翻译

一生的经历总是为了无聊的技巧,活着时必须了结掉所有的罪恶因果。
带着茅草,回到山林云谷,围成品字形的柴火旁,坐着谈论禅理。

注释

身世:一生的经历。
闲伎俩:无聊的技巧。
生前:活着时。
恶因缘:罪恶因果。
把茅:带着茅草。
约子:一起。
归云壑:回到山林云谷。
品字柴头:围成品字形的柴火。
坐说禅:坐着谈论禅理。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刘应时所创,展现了诗人对于佛学的理解和对生活态度的体现。首句“身世总为闲伎俩”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间繁杂纷争的看破与超脱之情怀,意在说明世间万象皆为空幻。紧接着,“生前须了恶因缘”则是劝诫自己及他人在生前应断除宿世的恶业,以求来世安宁。

第三句“把茅约子归云壑”中,诗人以把茅草束缚成的茅屋移至云间之高峻壑谷,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最后一句“品字柴头坐说禅”,则描绘了诗人在柴火微光中,以禅宗的宁静心态来领悟生命真谛。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趣,透过词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佛法智慧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在这简单而富含深意的四句话中,刘应时以其独到的审美观与哲思,描绘出了一幅既具象征性又极富禅意的生灵境界图。

收录诗词(106)

刘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义上人归自武林戏作四偈(其二)

行脚从来笑赵州,草鞋踏破竟何求。

百千三昧无穷义,不出颐庵拄杖头。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义上人归自武林戏作四偈(其三)

老去居然懒出门,故乡零落暗消魂。

岁寒道义唯松竹,伴我东溪沙水村。

形式: 偈颂 押[元]韵

义上人归自武林戏作四偈(其一)

十载江湖寄此身,足香惯踏软红尘。

梦回一笑知何有,稳卧家山寂寞滨。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山中三首(其三)

年来世路愈间关,且喜儿童放我閒。

百岁光阴无一半,莱衣能得几时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