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戴梓所作的《七十自寿十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未来可能的期待与憧憬。
首句“角声吹断雁声来”,以雁鸣与角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悲凉而壮阔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怀土羁人听自哀”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远离家乡、羁旅在外的孤独与哀愁。
“南韨买花春访妓,西湖泛月夜传杯”两句,通过描绘春天在南方购买鲜花、探访妓女,夜晚在西湖泛舟赏月、饮酒畅谈的情景,展现了诗人过去生活中的风流与闲适,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何当羽檄徵书室,便尔戎衣立弩台”表达了诗人对于被征召入伍、穿上军装、站在箭台上保卫国家的渴望与期待,体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
最后,“一曲凯歌归阆苑,十年珥笔厕蓬莱”两句,预想未来归来时能有一曲胜利之歌,回到仙境般的美好世界,十年间以文笔为伴,如同神仙般的生活。这既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暗含了对当前生活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邃的思想情感,既有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充满了人生的哲理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