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节谢公挽歌

不甘摇尾乞人怜,视死如归气浩然。

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

乾坤万劫英雄尽,文节双高日月悬。

惆怅老身空有泪,玉亭无路荐寒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艾性夫的作品,名为《文节谢公挽歌》。诗中表达了对英雄人物谢公(即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谢灵运)的哀悼和崇敬之情。

“不甘摇尾乞人怜,视死如归气浩然。”这两句写出了谢公坚强不屈的性格,他对待死亡的态度如同归途一般平静,从容自若,显示了他高尚的人格和超凡脱俗的情怀。

“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这两句则通过谢公对《六经》(即儒家五经加上《易经》的总称)的深刻理解和掌握来赞美他。诗人用了“扫地”比喻其他学者只是浅尝辄止,而谢公如同一根柱子能支撑天宇,形象地表达了谢公学问渊博、独树一帜。

“乾坤万劫英雄尽,文节双高日月悬。”这两句中,“乾坤万劫”指的是长久的岁月和宇宙的奥秘,而“英雄尽”则意味着时代的英雄人物已经不再。诗人通过对谢公的赞誉,表达了他在诗人的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就如同日月悬挂于天空一般显赫。

最后两句,“惆怅老身空有泪,玉亭无路荐寒泉。”则是诗人以自身之口吻表达对谢公逝去的哀悼之情。诗人以“老身”自称,表现出一种时光荏苒、英雄不再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无力回天的悲凉。

总体来说,这首挽歌通过对谢公生平和学术成就的高度赞美,以及诗人个人的哀悼情怀,展现了诗人对于谢公超凡脱俗、学问渊博以及英雄气概的深切缅怀。

收录诗词(337)

艾性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日永

日永驹难过,庭空雀亦无。

花招蜂出早,草碍蚁行迂。

蕉叶露台掌,水光天影图。

下帘便道静,烟篆起茶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日食

谁撤天门虎豹扃,群妖食日上青冥。

一眉不及黄昏月,万目惊看白昼星。

绝响无人槌败鼓,洗光何地激沧溟。

仰天凝注需阳复,寂历西风老泪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冬夜抄诗作

笔债穷年老发僧,砚寒还复夜敲冰。

西堂梦后无灵运,夔府归来有少陵。

诸老文章凡几变,千年风雅欠中兴。

矮窗烛暗成惆怅,忽见梅花月一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古歙道中

叠翠峰前听踏歌,十年脚债又经过。

长因买砚迂途远,每为看山费日多。

别渚清流团宿鹭,小桥红影动秋荷。

新安夫子知何在,满目祠亭锁薜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