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歙道中

叠翠峰前听踏歌,十年脚债又经过。

长因买砚迂途远,每为看山费日多。

别渚清流团宿鹭,小桥红影动秋荷。

新安夫子知何在,满目祠亭锁薜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在叠翠的山峰前聆听踏歌,十年的奔波又重走旧路。
常常因为买砚台而绕远路,每次为了欣赏山景耗费许多时光。
清澈的水边,白鹭成群围成一圈,小桥下红荷随风摇曳。
新安的夫子如今在哪里?只见满眼的祠亭被薜荔和藤萝遮掩。

注释

叠翠峰:形容山峰翠绿繁茂。
踏歌:边走边唱歌。
脚债:比喻长途跋涉的辛劳。
买砚:购买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
迂途:绕远的路。
看山:欣赏山水。
宿鹭:夜宿的白鹭。
秋荷:秋天的荷花。
新安夫子:指历史上的学者或教育家。
祠亭:供奉先贤的亭子。
薜萝:薜荔和萝藦,常用于形容野草蔓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叠翠峰前听闻踏歌声,感慨十年磨一剑的坚持与付出。买砚石的过程也是一种精神追求的远行,每次观赏山川都要耗费不少时日。这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和艺术修养。

"别渚清流团宿鹭,小桥红影动秋荷。"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水边的宁静与美丽,以及小桥下红叶在微风中摇曳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

最后,"新安夫子知何在,满目祠亭锁薜萝。"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人物、新安君子的向往,以及对于古迹、祠堂等文化遗产的眷恋和敬畏之情。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历史记忆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以及对生命、艺术和历史的深层次追求。

收录诗词(337)

艾性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史氏铁笛

蕲川老竹未为奇,横截凉州黑玉枝。

阳燧无烟山鬼铸,蓬壶乘月浪仙吹。

一声响裂千崖石,九曲亭标二老诗。

俗耳从前听不得,壁尘蛛网故多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失题

格磔声高午梦残,扊扅歌罢酒杯乾。

漫天飞去杨花乱,著雨归来燕子寒。

世味淡如和蜡嚼,春山好在带云看。

近来习性浑成懒,抄尽陶诗独倚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平塘陶使君挽歌

今代平塘老,前身靖节翁。

死知随物化,贫与不官同。

仕国棠阴在,休亭蕙帐空。

容人方竹马,楚些已西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归大五侄天觉砚

脉暖犹涵老藓斑,眼花仍带泪痕潸。

厄于劫火元无恙,意在斯文岂苟完。

一片墨光留手泽,浑家黄色上眉间。

只消半滴冰蜍水,涨起满村烟雨寒。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