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安郡圃作

当年张李国长城,翻向天涯问大钧。

争似圣朝公道在,庙堂端要读书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当年张李两国间的长城,延伸到远方去询问天命
哪比得上现今圣明的朝廷,公正存在于上,朝廷真正需要的是读书人

注释

长城:古代中国的防御工事,这里象征两国之间的分界线。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这里指询问天命的极限。
大钧:古代哲学中指主宰万物的最高力量,这里代指天命。
圣朝:指政治清明、君主贤明的时代。
公道:公平正义的道理,此处指朝廷的公正原则。
庙堂:朝廷或政府的代称,比喻国家的政治中心。
读书人:古代指有学问、参与国家治理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宏大景象和深远的情感。"当年张李国长城,翻向天涯问大钧"两句中,"张李国"指的是唐朝时期的边塞将领,他们修建的长城蜿蜒曲折,一直延伸到天地相接之处。诗人通过"翻向天涯问大钧"表达了对历史和英雄事迹的追寻与探究,"大钧"在这里象征着古代边塞的坚固与辽阔。

后两句"争似圣朝公道在,庙堂端要读书人"则转向现实生活,表达了对当今圣明朝廷公正之道的赞美,以及对书香门第、学术修养的推崇。这里的"公道在"强调了国家的法度与规章,而"庙堂端要读书人"则描绘了一幅文风鼎盛、士族子弟研习经典的场景,体现出诗人对文化教育和学术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歌颂,展现了诗人胸怀壮志、情感深厚的一面,同时也映射出了宋代文人对于国家大计和文化自信的关切。

收录诗词(123)

李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写作李璧,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 字:季章
  • 号:石林
  • 籍贯: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 生卒年:一说1159年

相关古诗词

戏题

深院锁蛾眉,黄花一两枝。

晚来天气好,浑似早春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观雁湖经行留题

溪作玉膏色,洞如天琢成。

倩谁呼白鹿,将我上瑶京。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邢台

北地霜浓九月寒,驼裘破晓上征鞍。

也知骨相非麟凤,惭愧州人向掌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赤壁

赤壁危矶几度过,沙头江上郁嵯峨。

今人误信黄州是,犹赖水经能正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