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全德备万物,大方无四隅。
身随腐草化,名与太山俱。
道学归吾子,言诗起老夫。
无为蹈东海,留作济川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次韵杨明叔四首(其三)》。诗中,黄庭坚以“全德备万物”赞扬杨明叔的博大胸怀和道德品质,如同包容天地的四方。接着,他以“身随腐草化,名与太山俱”表达对友人品德的崇高评价,暗示其人格如腐草般无私,名声却如泰山般永恒。
诗人进一步强调,杨明叔在道学上的修为和诗歌创作上的才华,都让黄庭坚深感敬佩。最后两句“无为蹈东海,留作济川桴”,则表达了对友人无欲无求、甘愿奉献的赞美,希望他能像济川之舟,随时准备帮助他人渡过难关。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比喻和象征,展现了黄庭坚对杨明叔的深厚友情和对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评价。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道常无一物,学要反三隅。
喜与嗔同本,嗔时喜自俱。
心随物作宰,人谓我非夫。
利用兼精义,还成到岸桴。
鱼去游濠上,鸮来止坐隅。
吉凶终我在,忧乐与生俱。
决定不是物,方名大丈夫。
今观由也果,老子欲乘桴。
天外僧伽塔,斜辉极照临。
凭栏随处好,残雪向来深。
青草无风浪,枯松半死心。
衡阳有回雁,他日更传音。
欲雕佳句累层峦,深愧挥斤斲鼻端。
作者七人俱老大,昂藏却立古衣冠。
千年避世朝市改,万籁入松溪涧寒。
我有号钟锁蛛网,何时对汝发清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