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子夜四时歌(其一)

井上梧桐树,花黄落点衣。

夜深花里鸟,相并不相离。

美人朝汲水,惊起却双飞。

形式: 古风

翻译

井边的梧桐树,花瓣黄色落下沾衣。
深夜里,花丛中的鸟儿,相伴却不分离。
美丽的女子早晨取水,鸟儿受惊双双飞起。

注释

井上:井边的。
梧桐树: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大,秋季叶黄后会掉落。
花黄:花瓣的颜色为黄色。
落点衣:花瓣落在人的衣服上。
夜深:深夜。
花里鸟:在花丛中的鸟儿。
相并不相离:虽然相伴但并未分开。
美人: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朝:早晨。
汲水:打水。
惊起:被惊动飞起来。
却:反而。
双飞:成对地飞。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景象,诗人通过对井边梧桐花、夜间鸟鸣以及早晨美人汲水的情境进行细腻刻画,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之活力。

首句“井上梧桐树,花黄落点衣”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春日里梧桐花开的景象,那些如同雪花般纷纷扬扬的白色小花随风飘落,在诗人眼中宛若细雨,将衣衫染成浅黄,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烘托出一种淡雅脱俗的情怀。

接着,“夜深花里鸟,相并不相离”则转入夜景。夜色浓重之际,梧桐树间传来细微的鸟鸣声,似乎这些夜晚的小生命们在黑暗中也找到了它们的伴侣,虽身处同一棵树下,却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感。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的描绘,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人间情感的深刻理解。

最后,“美人朝汲水,惊起却双飞”则以“美人”的形象点出了早晨的场景。晨曦初照之时,一位女子来到井边汲水,她的出现打扰了树间栖息的鸟儿,它们被惊吓后展翅高飞。这一幕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之间微妙的关系,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生命力和活力的美感。

诗中的意象流畅,情感真挚,每个画面都能引人入胜,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宁静而又生动的春夜之中。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人伏日

太极剖元气,五行均四时。

代谢密循环,母子相挈维。

土散无定位,金德乘火驰。

天刑发杀机,闭藏不敢施。

胚胎势力弱,炽赫畏炎离。

圣人御阴阳,恐侵西极亏。

遇庚防畏祸,用晦将待时。

旷然达生理,燕息潜深思。

马迁纪秦事,德公初置祠。

后世著令典,赐告休百司。

曲学虽拘忌,消长自可推。

岁星东方出,隐迹游天墀。

诙谐动汉帝,割肉蒙酒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人笋诗

葛陂龙去已千年,每见遗孙出是间。

未遇严霜怀节久,因生平地立身难。

长崖气润云藏角,暗谷丛深雾养斑。

春晚向空重箨尽,却惊高意不能攀。

形式: 七言律诗

和人游千金公主园池

溪流古堞带林高,林下行通小水桥。

但有春风催载酒,更无仙凤伴吹箫。

花间鸟散惊藜杖,沼际波回转桂舠。

尘迹寻馀思一吊,楚魂飞尽不能招。

形式: 七言律诗

和石苍舒喜雨

元祐丁卯春,旱日透地赤。

三农失岁事,嗷嗷嗟艰食。

宸心动恻怛,祠祷驰星驿。

张图绘玄龟,探穴求苍蜴。

荒潭几挈瓶,方坛徒舞觋。

神龙忽应求,飞洒自前夕。

荡涤六合清,万物湔蒸疫。

阴阳有沴气,备禦须多术。

圣人不罪岁,能助天地力。

风流仍叔诗,宣王中兴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