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杂兴十首(其三)

我亦西郊有草堂,野花山卉四时香。

小儿学字涂鸦拙,奴子应门抵鹤长。

自毁茶经高陆羽,不传琴散陋嵇康。

太平朝野无遗佚,独为才疏得豹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西郊草堂的生活情景,充满了田园诗意与生活情趣。首句“我亦西郊有草堂”,开门见山地表明了自己隐居生活的地点,草堂作为诗人的精神栖息地,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追求自然宁静的心境。

“野花山卉四时香”一句,以四季花开不断,香气弥漫,象征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花开花落,四季更迭,却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小儿学字涂鸦拙,奴子应门抵鹤长”两句,通过描写家中小儿学写字的稚拙和奴仆应门时的从容,展现了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孩子的天真与奴仆的成熟进行对比,既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差异,也反映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满足与珍惜。

“自毁茶经高陆羽,不传琴散陋嵇康”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陆羽和嵇康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技艺的尊重与创新的态度。陆羽是茶文化的奠基人,嵇康则是琴艺的高手。诗人说要“自毁茶经”,意味着他可能在茶道上有所创新或超越传统;“不传琴散”则可能是指他不愿拘泥于旧有的琴艺形式,而是追求更为自由和个性化的表达。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在艺术追求上的独立思考和勇于突破的精神。

最后,“太平朝野无遗佚,独为才疏得豹藏”两句,表达了诗人身处太平盛世,虽才华平平,但依然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这里的“豹藏”可能指的是隐藏的才能或宝藏,暗示诗人即使在才华出众的人群中,也能凭借独特的视角和态度,发现并实现自己的价值。整首诗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肯定,是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卷。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草堂杂兴十首(其四)

我亦西郊有草堂,石为阶砌土为墙。

竹间棋局消长夏,树底胡床候晚凉。

五月新丝登杼柚,四时佳果当糇粮。

远游多少忘归客,日日邛崃与太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草堂杂兴十首(其五)

我亦西郊有草堂,超然与世欲相忘。

兴来得句追陶谢,閒去抄书补汉唐。

东里花开时独往,南邻酒熟每先尝。

浮生已是中年后,镜里何嫌鬓发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草堂杂兴十首(其六)

我亦西郊有草堂,绿阴门巷麦风凉。

缲车索索鸣中廇,烟火依依接近疆。

溪女缬裙提瓮汲,邻翁挟俎隔田穰。

熙熙实有先民乐,不比桃源事渺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草堂杂兴十首(其七)

我亦西郊有草堂,时从野老话农桑。

匏瓜足食何忧馑,檿柘新栽莫漫伤。

架上法书兼魏晋,案閒诸子杂荀扬。

朝耕夜读吾儒事,可不焚膏继夕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