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晚唐时期的钱镠所作,名为《青史楼引宾从同登》。钱镠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建者与第一任国王,此诗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和军事领袖的雄心壮志与历史功绩。
首联“云阁霞轩别构雄,下窥疆宇壮吴宫。”描绘了青史楼的宏伟壮观,仿佛凌驾于云霄之上,霞光映照,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令人叹为观止。同时,它俯瞰着广阔的疆域,使吴宫显得更加壮丽,暗示了钱镠对领土的掌控与对国家的贡献。
颔联“洪涛日日来沧海,碧嶂联联倚太穹。”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钱镠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不拔。每日涌动的洪涛象征着外界的威胁与困难,而连绵的碧嶂则代表了钱镠及其部下的团结与力量,他们如同山岳一般屹立不倒,依靠着天空(太穹)的庇护,共同抵御外敌。
颈联“志仗四征平逆孽,力扶三帝有褒崇。”点明了钱镠的政治抱负与军事成就。他凭借坚定的意志,四处征战,平息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同时,他也得到了天子的赞赏与尊崇,表明他的功绩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尾联“如今分野无狼孛,青史楼标定乱功。”总结了钱镠的历史地位。在经历了动荡之后,天下已安定,没有了叛乱与纷争。青史楼作为纪念之地,不仅记录了他的功绩,也成为了后人缅怀与敬仰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壮丽的景物描写与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钱镠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与军事领袖的风采,以及他对国家稳定与和平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