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卿内邵氏挽词

群山峨峨兮屏下环,钟为人英兮司贤关。

风雅解颐兮簪佩珊珊,有女颖悟兮拱听帷间。

识性情之正兮妇德闲,鸡鸣警戒兮夜漫漫。

冰清玉润兮卿月相传,夫君骑鲸兮今几年。

纲纪绳绳兮闺门肃然,乐山堂兮花木正妍。

蕙槁兰萎兮弃钗钿,凄凄东坞兮藏风烟。

画翣流云兮去翩翩,飞絮寂寞兮随珠軿。

忍看双璧兮沈黄泉,龟趺螭首兮何时镌。

山灵呵护兮祚绵绵。

形式: 古风

翻译

群山巍峨环绕着屏障,钟声中的英雄守护着贤良的关隘。
风雅的生活让人开怀,佩戴的饰品摇曳生姿,聪明的女孩静听帷帐间。
她懂得品性纯正,妇德娴静,鸡鸣时分警醒,夜晚漫长。
如冰似玉的品质代代相传,丈夫骑鲸离去已有多久的岁月。
家规严谨,闺门肃穆,乐山堂上花木繁盛。
兰花凋零,钗钿被弃,东边小屋隐藏在风烟之中。
画扇如云飘逸,她孤独离去,柳絮随风,寂寞无依。
怎能忍心那双璧沉入黄泉,龟背螭首何时刻下铭文。
山神保佑,福泽绵长。

注释

群山:高大的山脉。
峨峨:巍峨壮观。
屏下环:环绕屏障。
钟:古代报时器。
人英:英雄人物。
司贤关:守护贤良之地。
风雅:高尚的趣味。
簪佩:装饰品。
珊珊:摇曳的样子。
颖悟:聪明。
拱听:恭敬聆听。
帷间:帷帐之内。
识性情之正:了解并保持正直的品性。
妇德闲:女性美德娴静。
鸡鸣:清晨鸡叫。
警戒:警醒。
夜漫漫:夜晚漫长。
冰清玉润:纯洁如玉。
卿月:美好的月亮。
相传:代代相传。
夫君:丈夫。
骑鲸:传说中的仙人行为。
几年:多年。
纲纪:规矩法度。
绳绳:严谨。
闺门:内室。
乐山堂:快乐的山居。
花木正妍:花草盛开。
蕙槁兰萎:兰花枯萎。
弃钗钿:丢弃首饰。
东坞:东边的小屋。
藏风烟:隐藏在风烟之中。
画翣:画扇。
流云:如云般飘动。
去翩翩:飘然而去。
飞絮:柳絮。
珠軿:珠帘车。
沈黄泉:沉入黄泉。
镌:雕刻。
山灵:山神。
呵护:保护。
祚绵绵:福泽长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柏所作,名为《陈卿内邵氏挽词》。从诗的内容来看,王柏通过对逝者的赞颂和哀悼,展现了一个才智出众、德行高尚的女性形象。

首句“群山峨峨兮屏下环”描绘了一片崇山峻岭环抱之景,如同屏风般保护着某个地方或人物。紧接着,“钟为人英兮司贤关”则用钟和关隘来比喻这位女性的英明与其守护的智慧。

“风雅解颐兮簪佩珊珊”中的“风雅解颐”形容她的气质非凡,而“簪佩珊珊”则描绘了她佩戴的饰物之华美。接下来的“有女颖悟兮拱听帷间”中,“有女颖悟”指这位女性聪明过人,她能够在内室(帷间)里就能洞察事理。

“识性情之正兮妇德闲”赞美她不仅智慧过人,而且还拥有端庄贤淑的品行。而“鸡鸣警戒兮夜漫漫”则是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一种感慨,通过鸡鸣声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冰清玉润兮卿月相传”中的“冰清玉润”形容她的品德如同洁净无瑕的玉,而“夫君骑鲸兮今几年”则是对逝者与其伴侣共度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

“纲纪绳绳兮闺门肃然,乐山堂兮花木正妍”中,“纲纪绳绳”形容家庭的礼仪之严谨,而“乐山堂兮花木正妍”则描写了一个美丽和谐的家园景象。

“蕙槁兰萎兮弃钗钿,凄凄东坞兮藏风烟”中的“蕙槁兰萎”形容花草凋零,而“弃钗钿”则暗示了逝者的离去。紧接着,“凄凄东坞兮藏风烟”中,东坞可能是指墓地或某种纪念之所,而“藏风烟”则表达了一种哀伤和怀念。

“画翣流云兮去翩翩,飞絮寂寞兮随珠軿”中的“画翣流云”形容逝者灵魂的轻盈,而“飞絮寂寞兮随珠軿”则是对逝者的追忆和哀悼。

“忍看双璧兮沈黄泉,龟趺螭首兮何时镌”中的“忍看双璧兮沈黄泉”表达了难以接受逝者已沉入黄泉(死去)的悲痛,而“龟趺螭首兮何时镌”则是一种对逝者的怀念和期待,希望能在某个时刻与她重逢。

最后,“山灵呵护兮祚绵绵”中,“山灵呵护”形容自然界的神灵在守护着逝者,而“祚绵绵”则表达了一种持续不断的哀思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赞美和哀悼,展现了一个才智出众、德行高尚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对逝者深切的怀念与不舍。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侍伯兄宿履庵即事呈本老

朔风萧骚霜正浓,追随雁影来城东。

楼阁宝门八字启,一超径入青莲宫。

老师槌拂活泼泼,临机一喝开盲聋。

舌根拖地无死句,何曾一字粘虚空。

管带忘怀闻妙义,豁然暗与吾道通。

诸方善人忽聚散,黄昏方打斋时钟。

明极堂前吞个枣,画灰炉畔捉条龙。

须臾八万四千偈,尽在蒲团默坐中。

形式: 古风

和叶圣予山中韵

赤脚忙晨炊,掉臂会清招。

相如僮御盛,浩然缰辔调。

遥指白云边,乘兴寻夷巢。

古殿金碧悄,玄冠綵翠销。

怪石壮熊卧,老树蟠龙腰。

清阴团野色,习习生凉飙。

悬崖斜断处,槎木成飞桥。

刺肤起霞晕,小小飞蚊骄。

日长诗思渴,香冽供山瓢。

清狂惊四座,浩气摩丹霄。

书岩苔碍笔,题叶攀柔条。

语默任人意,无庸发轻嘲。

形式: 古风

和立斋书怀二首(其二)

平生景风操,慷慨怀赋竹。

恨无百亩地,相与种黄独。

只有满架书,可寄千古目。

何敢偭规矩,周容竞追曲。

彼不见泰山,政以鹿斯逐。

子酌芝山泉,天运两回复。

应感鹤鸣章,聊以石攻玉。

迁乔岂不佳,岁寒须入谷。

天地何方圆,吾将叩归鹄。

形式: 古风

和立斋书怀二首(其一)

病暑已成痼,尘埃凝简竹。

萧萧北窗下,闭门惠茕独。

曜灵欲西迈,风露涕心目。

仰观牛女星,相望明河曲。

谁能却凤皇,共此鹜鸡逐。

美人天一方,邮音空往复。

寥寥明月怀,翳翳谈间玉。

欢喜闻归期,絷彼白驹谷。

幸自有长林,尚可停鸾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