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晦公词翰妙天下,可见元无一点尘。
为问争珠谁得者,须还趯倒净瓶人。
此联出自北宋文学家李吕的《跋晦翁游大隐屏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晦翁高洁品格和超凡脱俗的艺术才华的赞美。"晦公词翰妙天下,可见元无一点尘"一句,通过对比,形象地表达了晦翁不仅文章写作才能达到极致,而且其人品也如同清净无暇的境界,一点尘埃也不染上。"为问争珠谁得者,须还趯倒净瓶人"则是进一步强调,只有那些心灵纯洁、能够认识和欣赏真才实学的人,才能真正领略晦翁的高尚艺术与品格。
整首诗通过对晦翁游历大隐屏的描绘,以及对其诗文与人品的赞誉,展现了作者对于友人不仅在文学上的造诣,更在精神世界中追求超脱尘世、独步天下的深刻认同。
不详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聚灭元同水上沤,痴人贪著不知休。
生便当路栽荆棘,死代群雏作马牛。
上陇计全谋蜀道,长城功半废沙丘。
古来大手犹如此,只合将心向内求。
栽培护灵根,夹道若车盖。
坐待八千岁,俨立风雨外。
丈夫各自有立志,或出或处非一途。
主父直须食五鼎,渊明元祇爱吾庐。
佚居自大同蛙井,巧进贪前乃盗窬。
顾我蹉跎未忘学,肯将身世较盈虚。
生人无喜怒,喜怒由外触。
平地有风波,安居多鸩毒。
缅怀先哲士,每用此理烛。
颜子不贰迁,所乐一瓢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