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晦翁游大隐屏诗

晦公词翰妙天下,可见元无一点尘。

为问争珠谁得者,须还趯倒净瓶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晦公的文采和书法在世间无人能及,可以看出他心中没有一丝杂念。
请问这颗珍珠的争夺者是谁?答案应当是那个能颠覆一切、洗净心灵的人。

注释

晦公:指某位名叫晦公的人物,可能是一位著名的文人或书法家。
词翰:诗词和书法。
妙天下:技艺超群,无人能比。
元:本来,原本。
尘:尘世的纷扰,这里指杂念或世俗之心。
争珠:争夺珍贵之物,比喻争夺权力或名誉。
谁得者:夺得者,指拥有者。
须还:必须归还给,表示强调。
趯倒:颠覆,打翻。
净瓶人:指有净化心灵能力的人,可能隐含某种禅意。

鉴赏

此联出自北宋文学家李吕的《跋晦翁游大隐屏诗》,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晦翁高洁品格和超凡脱俗的艺术才华的赞美。"晦公词翰妙天下,可见元无一点尘"一句,通过对比,形象地表达了晦翁不仅文章写作才能达到极致,而且其人品也如同清净无暇的境界,一点尘埃也不染上。"为问争珠谁得者,须还趯倒净瓶人"则是进一步强调,只有那些心灵纯洁、能够认识和欣赏真才实学的人,才能真正领略晦翁的高尚艺术与品格。

整首诗通过对晦翁游历大隐屏的描绘,以及对其诗文与人品的赞誉,展现了作者对于友人不仅在文学上的造诣,更在精神世界中追求超脱尘世、独步天下的深刻认同。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感兴

聚灭元同水上沤,痴人贪著不知休。

生便当路栽荆棘,死代群雏作马牛。

上陇计全谋蜀道,长城功半废沙丘。

古来大手犹如此,只合将心向内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椿径

栽培护灵根,夹道若车盖。

坐待八千岁,俨立风雨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泰]韵

遣兴

丈夫各自有立志,或出或处非一途。

主父直须食五鼎,渊明元祇爱吾庐。

佚居自大同蛙井,巧进贪前乃盗窬。

顾我蹉跎未忘学,肯将身世较盈虚。

形式: 七言律诗

遣兴

生人无喜怒,喜怒由外触。

平地有风波,安居多鸩毒。

缅怀先哲士,每用此理烛。

颜子不贰迁,所乐一瓢足。

形式: 古风 押[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