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利门名路两何凭,百岁风前短焰灯。
只恐为僧僧不了,为僧心了总输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艾性夫的作品,名为《赠僧》。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以及对佛法修行的一种敬仰与期许。
“利门名路两何凭”一句,描绘出寺庙之美好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僧人的清净生活和远离尘嚣的境界。“百岁风前短焰灯”则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佛家修行所追求的永恒与光明。
接下来的两句“只恐为僧僧不了,为僧心了总输僧”,表达了一种担忧,即在世俗的诱惑面前,可能难以坚持僧人的清净信仰。同时,也强调了内心对于佛法的执着与追求,以及对修行成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越凡尘、向往佛理的精神境界。
不详
困热依然梦不閒,起蒙絮帽待更阑。
矮梅窗下清如水,淡月笼霜雁影寒。
断草寒烟故宅荒,高风千古映湖光。
独怜汉帝徵车重,不及陈蕃八尺床。
土渴群蔬不肯青,辘轳百转汲深清。
山翁到老谋生拙,抱瓮崎岖博一羹。
十雪势未已,一冬天积阴。
背风留更久,入夜落偏深。
禾稼连冰柱,天花幻玉林。
遥怜五峰老,尚寄苦寒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