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冬大雪十数作邓清旷以苦寒吟见寄

十雪势未已,一冬天积阴。

背风留更久,入夜落偏深。

禾稼连冰柱,天花幻玉林。

遥怜五峰老,尚寄苦寒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冬季降雪还未停止,整个冬天都积满了阴云。
背风的地方雪留存得更长久,夜晚降下的雪花更加密集。
田野间的庄稼连同冰柱冻结,仿佛童话般的玉树琼枝。
远方的五座山峰,我怜惜它们依然在严寒中吟唱着坚韧的诗篇。

注释

十雪:连续不断的雪。
势未已:势头未减。
一冬:整个冬天。
积阴:积聚阴云。
背风:避开风向。
留更久:停留时间更长。
入夜:到了夜晚。
落偏深:降落得更深。
禾稼:农作物。
连冰柱:连接成冰柱。
天花:天空中的雪花。
幻玉林:如玉般晶莹的树林。
遥怜:从远处怜悯。
五峰老:五座古老的山峰。
尚:仍然。
苦寒吟:在苦寒中吟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大雪的景象,气氛沉郁而又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诗人通过对大雪纷飞、天色阴沉的细致描写,传达出一种静谧与孤寂,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严寒天气的无奈。

"十雪势未已,一冬天积阴。" 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连绵不断的大雪和阴沉的天色营造出一个萧瑟的冬日景象。这里的"十雪"可能是指接连不断的几场大雪,而"一冬天积阴"则强调了这寒冷季节的长久与深沉。

"背风留更久,入夜落偏深。" 这两句诗通过对雪花飘落的描述,增添了一种时间和空间的感受。"背风留更久"可能是在形容那些在避风的地方积雪较深,而"入夜落偏深"则是说随着夜幕降临,雪花似乎变得更加密集。

"禾稼连冰柱,天花幻玉林。" 这两句诗画面生动,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这里的"禾稼连冰柱"形容的是被严寒凝固成冰柱的农作物,而"天花幻玉林"则是将飘落的雪花比喻为天上的花朵,将积雪覆盖的大地想象成为由玉石构成的森林,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艺术的想象力。

"遥怜五峰老,尚寄苦寒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在这大雪纷飞、严寒难耐的日子里,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山中的老者(可能是隐士或朋友)的关切之情,并通过诗歌传递这种思念。"尚寄苦寒吟"则表明即便是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诗人的内心依然保持着一份宁静和坚持,继续以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受。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象,更深层次地传递了一种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生的思索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情谊。

收录诗词(337)

艾性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夕对雨

门无辙迹草偏青,屋带秋山意转清。

打梦易惊棋雹响,载愁不去酒船轻。

幸无帘幕妨云影,尚欠芭蕉赠雨声。

欲送星鸾过桥去,夜深河汉未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人名诗戏效王半山(其二)

偶来安石坐林塘,因得栖筠受晚凉。

归鸟冲烟方陆续,寒花经雨尚黄香。

云如仙客踪无定,风作山宾语自长。

师古不成书谩读,乐天深结退居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人名诗戏效王半山(其一)

重耳盈盈岸柳黄,九龄冉冉涧松苍。

梅开小白添新雪,鸦引童乌弄夕阳。

樵唱转低春谷永,雁声不断暮云长。

奔泉浑作山涛响,溅入悬岩百药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上蓝寺吸江楼

拔地连云百尺楼,长风断雁十分秋。

绝无山碍天空阔,独与江邻水拍浮。

潭底老龙眠屋影,雨馀雌霓跨帘钩。

愁来莫倚阑干北,一缕烽烟是汴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