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泉

玉龙回首碧池前,空谷泠泠启大川。

石砌初通蘋藻雪,锦题新挂茑萝烟。

仙源别是通秦岛,古峙何常问汉年。

要识山灵有神应,商霖今日傅岩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秘而神秘的自然景观——玉龙泉。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玉龙泉的景致与历史的深邃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玉龙回首碧池前”,以“玉龙”为喻,生动地描绘了泉水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仿佛一条蜿蜒的玉带,回旋在碧绿的池塘之前。这不仅展现了泉水的清澈与灵动,也赋予了它一种生命的力量和美感。

接着,“空谷泠泠启大川”,进一步渲染了玉龙泉所在之地的幽静与深远。空旷的山谷中,泉水潺潺流淌,如同开启了一条通往广阔世界的通道,引人遐想。

“石砌初通蘋藻雪,锦题新挂茑萝烟”两句,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玉龙泉周围环境的清雅与生机。石砌的道路旁,蘋藻覆盖着一层薄雪,犹如一幅精致的画卷;而锦题(可能是指悬挂的标志或题字)上新挂的茑萝烟,则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

“仙源别是通秦岛,古峙何常问汉年”则将玉龙泉与传说中的仙境相联系,暗示其具有超凡脱俗的特性,仿佛是连接人间与仙界的桥梁。同时,通过提及秦岛和汉年,诗人巧妙地融入了历史的元素,使得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和深沉。

最后,“要识山灵有神应,商霖今日傅岩篇”表达了对自然之灵的敬畏之情,并暗示了玉龙泉可能蕴含着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或启示。诗人通过引用“商霖”和“傅岩篇”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韵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玉龙泉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巧妙融入,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既具自然之美,又富含人文之思的艺术境界。

收录诗词(66)

郑廷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探花。授工部主事,调仪制郎,升吏科给事中,晋工科左给事,擢江西提学,迁江西参政。以母老乞归,筑室石湖,著书自娱,累荐不起。祀乡贤。著有《藿脍集》、《兰省集》、《掖垣集》、《学台集》、《石湖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一九、清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六、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等有传。诗,以明陈是集编《溟南诗选》(民国二十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卷二所收郑诗为底本,参校同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海南丛书》第六册所收之《石湖遗集》。集外诗附于后

  • 字:元侍
  • 号:一鹏
  • 籍贯:琼山

相关古诗词

十二岁自省

自古圣狂两路歧,算来原是错毫釐。

群居博奕有谁省,终日遨游祇自痴。

孔孟曾颜皆可法,关闽濂洛总当期。

如今身入宫墙里,尽改前愆与往非。

形式: 七言律诗

十四岁自省

义利两歧千里隔,算来原是差毫釐。

百千倍力今须尽,十四年前顿觉非。

事业光明皆地步,身心修省是男儿。

从今识破贤愚路,明道希文好自期。

形式: 七言律诗

十六岁与督学张公联吟

酒了瓷瓯局了棋,竹床风静打眠迟。

漏声到耳更三点,梅影横窗月一枝。

四海萍踪今夜定,半生事业两心期。

凭谁为剪邻鸡舌,更与从容话片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十九岁赠星士梁月溪

平星玄妙月溪多,算我名标己卯科。

今日果然科己卯,天机无亦奈公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