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

去割慈亲恋,行忧报国心。

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

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西江上的天柱山遥远,东边的海门深邃无边。
离开家乡,割舍对慈母的深深眷恋,心中满是对报效国家的忧虑。
清风徐来,夕阳西下,流水声中我吟唱着无尽的诗篇。
五月里还穿着皮衣的人,应该明白并非为了追求金钱。

注释

西江:长江上游的别称。
天柱:比喻高峻的山峰。
东越:东方沿海地区。
海门:海边的门户,形容海的入口。
慈亲:慈祥的母亲。
报国心:为国家效力的决心。
好风:和煦的风。
落日:傍晚的太阳。
长吟:长时间的吟咏。
披裘者:穿着皮衣的人,暗示季节较冷。
取金:追求金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愁绪和报国之志。开篇两句“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述,营造出一幅广阔而深遂的画面,同时也映射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渺茫。

接下来的“去割慈亲恋,行忧报国心”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之际,不仅要割舍对家人的情感牵挂,更有为国家担忧的深沉情怀。这里的“慈亲恋”和“报国心”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孝道与忠诚的双重要求。

“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则是诗人在自然美景中寻找抚慰之情。这两句通过对风、光、水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逸乐和心灵的自在。

最后,“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这句话里蕴含着诗人对于清廉自守的自诩。即使是在炎热的五月,仍旧需要披上衣裳的人,也应该明白不能因贪图富贵而失去节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离别时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作为士人的高洁品格和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金陵三首(其一)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金陵三首(其二)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离宫没古丘。

空馀后湖月,波上对江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金陵三首(其三)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雨后望月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