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千里小景二首(其一)

庭院寂无人,冥怀共谁语。

和风入蓬户,桃李似无主。

妍华岂足怜,幽旷真足与。

呼童抱瑶琴,静对松篁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冥想与对外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庭院寂无人,冥怀共谁语。” 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空灵寂静的氛围,庭院中没有人的踪迹,诗人的心境似乎也与外界隔绝,他独自在冥想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却不知该与谁分享这份思绪。这种孤独与自我对话的情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和风入蓬户,桃李似无主。” 随着柔和的春风轻轻吹入简陋的门户,庭院中的桃树与李树仿佛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这里的“无主”不仅指植物失去了照料,更暗含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的向往。

“妍华岂足怜,幽旷真足与。” 虽然春花烂漫,但诗人认为这些外在的美好并不值得过分留恋,真正让他心生欢喜的是那份幽静旷达的自然环境。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层面追求的重视,而非物质世界的短暂欢愉。

“呼童抱瑶琴,静对松篁雨。” 最后,诗人唤来童仆,一同坐在瑶琴旁,面对着窗外的松竹,在雨声中弹奏起悠扬的琴曲。这一场景将诗人的内心情感推向高潮,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鸣,不仅抚慰了心灵,也象征着诗人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家园。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活动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表象、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赵千里小景二首(其二)

茂树荫碧草,莓苔连砌青。

山童拥敝帚,洒扫当前楹。

行吟白鹤词,坐览黄庭经。

良时苟未迈,笑傲终吾生。

形式: 古风

张叔厚谢安渊明图二首(其一)

度量本知识,器局先文艺。

款笑息群嗔,泠汲止馀沸。

优游别墅棋,閒逸东山妓。

时方竞名达,出处有馀地。

形式: 古风

张叔厚谢安渊明图二首(其二)

翩翩晋徵士,夙志山与泽。

心远趣自高,松菊亦何物。

斗酒不身致,况此名利役。

冥鸿在万里,岂为督邮迫。

形式: 古风

袁可筠风水永怀

皋鱼感风木,立哭悲其亲。

哀哀千载下,予复同兹辰。

林木一何多,天风一何疾。

本是无情吹,能令有情泣。

风水有时息,逝者无归期。

依微耳中响,绸缪心内思。

心思不暂缓,岁月忽已远。

落叶下庭闱,山荒夕阳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