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春申里》由清代诗人汪中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春申君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兴衰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
首联“郢都徙后势犹强,封邑江东见井疆”,描绘了春申君在郢都迁徙后仍保持强大的势力,其封地在江东,疆域可见一斑,展现了他作为诸侯的显赫地位和广阔领地。
颔联“岂谓上书归质子,终思当国代孱王”,转折之处,诗人以疑问的语气提出,是否有人曾上书请求他回归,成为质子,但最终他还是想着要治理国家,代替弱小的君主,体现了春申君的雄心壮志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颈联“青山冰雪春流远,乔木歌钟故里荒”,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远的氛围。青山与冰雪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春流远去暗示着时光的不可逆转;乔木与歌钟代表了往昔的繁华与欢乐,如今却荒废一片,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哀叹。
尾联“回首棘门无望祸,可怜珠履满君堂”,诗人回顾历史,指出春申君虽有雄图大略,但最终未能避免祸患,令人惋惜。珠履满君堂,形象地描绘了君臣欢聚的场景,与前文形成对比,强调了春申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历史人物命运的无奈与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春申君生平的回顾与反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也蕴含了对人生、政治、命运的哲理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