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君山题赠卢职方江右典试

朝登桐君山,下有澄江四绕流潺湲。

暮谒桐君祠,上有古木一望悬参差。

昔人采秀山之巅,桐荫未徙凌云仙。

琼浆石髓世不识,丹崖翠壑空年年。

越乡自古穷嘉丽,弭节停轺几留滞。

严陵濑静秋涨沈,香炉峰寒暝烟翳。

卢君挥斤宇内游,昨来奉使浔阳舟。

直蹑卢峰探奠服,又从瀑布挹飞流。

江山能使才华盛,况接朱绳与青镜。

登览何如司马雄,文章自是欧阳正。

君鸣玉佩上金銮,桐叶声销日已残。

钟鼎山林缘底事,不须回首忆江干。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桐君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传说,以及对友人的赠别之情。首句“朝登桐君山”,诗人清晨登山,俯瞰四周澄江环绕,水流潺潺,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山水画卷。接着,“暮谒桐君祠”则将视线转向山上的古祠,古木参天,景象壮观。

诗人通过“昔人采秀山之巅,桐荫未徙凌云仙”这一句,巧妙地融入了关于桐君山的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的敬仰之情。随后,“琼浆石髓世不识,丹崖翠壑空年年”两句,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山中珍稀的自然景观和不为人知的奇珍异宝,同时也暗示了山中岁月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越乡自古穷嘉丽,弭节停轺几留滞”则表达了对桐君山所在地区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过往文人墨客在此驻足欣赏的感慨。接下来,“严陵濑静秋涨沈,香炉峰寒暝烟翳”描绘了山间四季变换的景色,秋水静谧,香炉峰在暮色中显得格外神秘。

“卢君挥斤宇内游,昨来奉使浔阳舟”转入对友人的介绍,卢君远游各地,此次前来是为了奉命出使浔阳。诗人接着描述了卢君在桐君山的活动,包括探访卢峰、汲取瀑布之水,展现了友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探索精神。

“江山能使才华盛,况接朱绳与青镜”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认为自然界的美好不仅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还能让人在艺术与自我修养上有所提升。最后,“登览何如司马雄,文章自是欧阳正”以司马雄和欧阳正为例,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美景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君鸣玉佩上金銮,桐叶声销日已残”则是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预示着友人将步入官场,远离这山间的宁静生活。最后,“钟鼎山林缘底事,不须回首忆江干”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希望友人在忙碌的官场上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桐君山自然风光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离别的感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592)

皇甫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尚医陈通政南还

东风吹花驻芳甸,都门此日开郊宴。

车马争来四岸闻,冠裳自结倾城饯。

借问饯者云是谁,为儒十载方为医。

逃名未得潜庐岳,授诀应曾饮上池。

少年宠食王官禄,白首归田叹知足。

磬折非辞彭泽腰,倦飞欲振祁奚䠱。

由来出处本难同,佩玉镮金仕已雄。

君不见男儿读书破万卷,至今落落犹泥中。

形式: 古风

梦二生行

忆昔同心友,陈生为之首。

更忆投分交,周子逸且豪。

陈生奇余言在耳,青云置身果如此。

惜尔早世不慭遗,九渊慰尔应无悲。

周子知我虽相新,胶漆不异我与陈。

睥睨一世尔自许,落落谁忘竹亭语。

吁嗟二子来梦中,鬓毛不改容颜同。

风尘惨怆旅服改,灯火荡漾芳尊空。

绨袍犹恋当年别,觉后使我心悲咽。

二子一死嗟一生,我欲于子知交情。

形式: 古风

长沙行送胡子

贾生昔被长沙谪,湘水千年动颜色。

吊古空劳忆芷兰,世途久已生荆棘。

当今天子称圣君,论恩岂复如汉文。

垂裳穆穆日南向,锐情稽古非谦让。

直气常悬青琐间,愁云更郁乌台上。

胡郎胸中书万言,夕方拜官朝叩阍。

刘向况有五行传,挺身悟主争绳愆。

即今亦有长沙行,此去应知圣主情。

早晚定膺宣室召,肯使人徒说贾生。

形式: 古风

长安行赠陈子克脩

长安昔日花如绮,走马看花事已矣。

吁嗟岁月无停晷,回首又值春风起。

陈生久客长安里,按剑誓将归故里。

呜呼陈生归且止,古来晚暮多豪士。

桑弧蓬矢志四方,区区肯效儿女子。

君不见今燕台,乐剧不宾胡为哉。

他年自识公孙对,暂时岂为刘蕡哀。

驷马车,黄金印。

他时乘此佩之去,花柳迎人故山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