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尚医陈通政南还

东风吹花驻芳甸,都门此日开郊宴。

车马争来四岸闻,冠裳自结倾城饯。

借问饯者云是谁,为儒十载方为医。

逃名未得潜庐岳,授诀应曾饮上池。

少年宠食王官禄,白首归田叹知足。

磬折非辞彭泽腰,倦飞欲振祁奚䠱。

由来出处本难同,佩玉镮金仕已雄。

君不见男儿读书破万卷,至今落落犹泥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场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人生选择的感慨。首句“东风吹花驻芳甸”以春风拂过花海,花儿仿佛被留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伤感的氛围。接着,“都门此日开郊宴”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时间,都门即京城之门,郊宴则暗示了在城外举行的欢送宴会。

“车马争来四岸闻,冠裳自结倾城饯”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送别场面的热闹与隆重,车马声喧,冠裳华服,整个城市似乎都参与了这场盛大的饯行。接下来的“借问饯者云是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了被送别的人物——一位名为陈通政的医生。

诗人通过“逃名未得潜庐岳,授诀应曾饮上池”两句,赞美了陈通政虽未能隐居山林逃避名利,却在医学领域有所成就,传授医术,饮过上好的泉水,暗示其生活态度和追求。接着,“少年宠食王官禄,白首归田叹知足”表达了陈通政年轻时享受官场荣华,到老时回归田园,感叹知足的人生观。

“磬折非辞彭泽腰,倦飞欲振祁奚䠱”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陈通政并非辞官归隐,而是出于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选择了一条不同于常人的道路。最后,“由来出处本难同,佩玉镮金仕已雄”强调了每个人的选择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但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内取得成就。

最后一句“君不见男儿读书破万卷,至今落落犹泥中”以反问的形式,提醒人们即使饱读诗书,也可能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困境,暗含对陈通政归隐田园选择的理解和赞赏。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独特人生轨迹的敬佩之情。

收录诗词(1592)

皇甫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梦二生行

忆昔同心友,陈生为之首。

更忆投分交,周子逸且豪。

陈生奇余言在耳,青云置身果如此。

惜尔早世不慭遗,九渊慰尔应无悲。

周子知我虽相新,胶漆不异我与陈。

睥睨一世尔自许,落落谁忘竹亭语。

吁嗟二子来梦中,鬓毛不改容颜同。

风尘惨怆旅服改,灯火荡漾芳尊空。

绨袍犹恋当年别,觉后使我心悲咽。

二子一死嗟一生,我欲于子知交情。

形式: 古风

长沙行送胡子

贾生昔被长沙谪,湘水千年动颜色。

吊古空劳忆芷兰,世途久已生荆棘。

当今天子称圣君,论恩岂复如汉文。

垂裳穆穆日南向,锐情稽古非谦让。

直气常悬青琐间,愁云更郁乌台上。

胡郎胸中书万言,夕方拜官朝叩阍。

刘向况有五行传,挺身悟主争绳愆。

即今亦有长沙行,此去应知圣主情。

早晚定膺宣室召,肯使人徒说贾生。

形式: 古风

长安行赠陈子克脩

长安昔日花如绮,走马看花事已矣。

吁嗟岁月无停晷,回首又值春风起。

陈生久客长安里,按剑誓将归故里。

呜呼陈生归且止,古来晚暮多豪士。

桑弧蓬矢志四方,区区肯效儿女子。

君不见今燕台,乐剧不宾胡为哉。

他年自识公孙对,暂时岂为刘蕡哀。

驷马车,黄金印。

他时乘此佩之去,花柳迎人故山处。

形式: 古风

忆昨行赠夏都谏

忆昨天王下手敕,辨方经野开蚕室。

稽古真卑汉未遑,锐情直所周无逸。

王假还宜照日中,圣作何须守明述。

君不见洄沿川水映柔桑,窈窕郊宫护棘墙。

玄黄欲献夫人茧,朱绿聊为公子裳。

又不见青坛翠幕蔼中田,缥驾新从此上旋。

遂使鳐鱼呈瑞象,顿令铜雀颂丰年。

呜呼天子劝耕后劝织,王业艰难果谁测。

七月重歌姬旦诗,一朝实赖黄门力。

呜呼今之黄门古遗直,抗言朝宁生颜色。

马客逢君时已来,岂俟吹嘘到上台。

北郊更起匡衡论,前席遥怜贾谊才。

男儿志于立功慎自擅,掀天揭日奔雷电。

退食方依青琐闱,传宣直至黄金殿。

稽首亲承玉语温,威颜咫尺君王面。

书锡丝纶龙凤蟠,币颁锦绣云霞炫。

纡紫围金未足荣,致君尧舜应争羡。

呜呼致君尧舜应争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