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乐(其二)

沈吟暗想狂踪迹。亲曾作、燕堂客。

赏春风、共醉垂杨陌。云鬓亸、金钗侧。

对酒何曾辞大白。十年后、音尘俱息。

今日走江西,空怅望、荆湖北。

形式: 词牌: 迎春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泽民的作品,名为《迎春乐·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沈吟暗想狂踪迹”,诗人沉思默想,回忆起过去那些狂放不羁的足迹,这些记忆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心中不断闪现。

“亲曾作、燕堂客”,这里的“亲曾作”指的是与知己共同创作的诗歌,而“燕堂客”则是指在燕市之堂共度时光的朋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贵,以及他们之间通过文学艺术交流思想和感情。

“赏春风、共醉垂杨陌”,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天,诗人与友人一同在垂柳成荫的小路上尽情享受着春风,甚至因美景而沉醉。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反映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愉悦的时光。

“云鬓亸、金钗侧”,这里描写的是女子的发饰和装扮,“云鬓”指的是如云般高耸的发髻,“亸”可能是指头发蓬松的样子,而“金钗侧”则是说精致的金质发簪略显于侧面。这两句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传达了一种闲适优雅的情感氛围。

“对酒何曾辞大白”,这句话可能是在引用李白的诗句,表明诗人与友人在饮酒时从未拒绝过,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豪放情怀和不拘小节的性格。

“十年后、音尘俱息”,转眼间已是十年过去,往日的声音和尘埃都已平静。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今日走江西,空怅望、荆湖北”,诗人今天踏上前往江西的旅程,心中却充满了对荆湖北岸的向往和不舍。这里的“空怅望”传达了一种深深的情感寄托,以及对远方美景的无限留恋。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收录诗词(89)

杨泽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迎春乐(其一)

池边刺竹初成屋。拨芳瓮、酒初熟。

奈巾车秣马催人速。还又伴、孤云宿。

蜗角蝇头相窘束。满眼地、水青山绿。

要解别来愁,除是再偎香玉。

形式: 词牌: 迎春乐

还京乐

春光至,欲访清歌妙舞重为理。

念莺轻燕怯媚容,百斛明珠须费。算枕前盟誓。

深诚密约堪凭委。意正美,娇眼又洒,梨花春泪。

记罗帷底。向鸳鸯、灯畔相偎,共把前回,词语咏味。

无端浪迹萍蓬,奈区区、又催行李。

忍重看、小岸柳梳风,江梅鉴水。

待学鹣鹣翼,从他名利荣悴。

形式: 词牌: 还京乐

侧犯

九衢艳质,看来怎比他闲靓。清韵。

似照水横斜暮临镜。林间顿画阁,花底藏芳径。

幽静。将绛烛、高烧照双影。琼瑶皓素,未及肌肤莹。

伊试省。我从今、还肯再孤另。记取兰房,夜深人迥。

窗外月照,一方天井。

形式: 词牌: 侧犯

夜游宫(其二)

泪眼偎人强敛。鲛绡上、尚馀斑点。

别后何愁不相见。只愁伊,被旁人,施暗箭。

致得心肠转。教令得、神魂撩乱。那更日疏又日远。

恁时节,想难为,看我面。

形式: 词牌: 夜游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