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欲一游金陵而不得再用韵简不浮

金陵帝王州,遗事多典午。

我昔读其书,抚卷辄凄苦。

一时豪杰士,错出可胜数。

荣名既销歇,陈迹付离黍。

惟有东山翁,于今尚翘楚。

我欲一访之,千载同晤语。

酒于白下酌,茗向钟山煮。

北道有主人,载酒思出祖。

但畏傍人讥,率野非兕虎。

此事从昔然,非予独龃龉。

形式: 古风

翻译

南京曾是帝王之地,历史事迹多与午时相关。
我过去阅读过那些记载,每当翻阅书籍就心生悲凉。
当时的英雄豪杰层出不穷,难以计数。
他们的荣耀已消逝,昔日遗迹只剩稻米残痕。
唯有东山老翁,至今仍声名显赫。
我渴望去拜访他,与他跨越千年交谈。
在南京畅饮美酒,煮茶钟山边。
北方道路上有主人,带着酒想效仿古人出行。
只是害怕旁人的嘲笑,行事粗犷并非凶猛的野兽。
这样的事情自古如此,并非我一人与众不同。

注释

典午:指午时,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重要时刻。
抚卷:翻阅书籍。
错出:层出不穷。
离黍:比喻残破的遗迹。
翘楚:杰出的人才。
晤语:会面交谈。
白下:南京的别称。
钟山:南京的名山。
出祖:效仿古人出行。
率野:行为粗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斯得的《平生欲一游金陵而不得再用韵简不浮》,通过对金陵(南京)历史的回顾和感慨,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追慕以及自己未能亲往金陵的遗憾。首句“金陵帝王州,遗事多典午”点出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繁华与历史沉淀,"遗事多典午"暗示了那些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

接着诗人抒发个人情感,“我昔读其书,抚卷辄凄苦”,读书时感受到的不仅是历史的沧桑,还有对英雄逝去的哀伤。“一时豪杰士,错出可胜数”描绘了众多杰出人物的涌现,然而“荣名既销歇,陈迹付离黍”又揭示了他们的荣耀终将消散,只留下遗迹供后人凭吊。

诗人特别提到“惟有东山翁,于今尚翘楚”,东晋名士谢安隐居东山的故事,表达对他的敬仰。他渴望能亲自拜访,“我欲一访之,千载同晤语”,然而现实中的顾虑使他未能如愿:“酒于白下酌,茗向钟山煮”,只能在想象中与古人共饮论道。

最后两句“北道有主人,载酒思出祖。但畏傍人讥,率野非兕虎”,诗人以出祖(出行)为喻,表达出对自由游历的向往,却又担心旁人的非议,暗示了社会环境的束缚。诗人以历史的视角审视个人的困境,认为这种现象并非他一人所独有,而是自古已然。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177)

高斯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生日自嘲

今朝出门去,路逢揶揄子。

汝形何龙钟,汝色何憔悴。

人皆钻当路,汝独钻故纸。

故纸高泰山,不直一杯水。

当路众所趋,汝独无一字。

玉堂炳宫烛,金华曳丝履。

珥笔立螭头,属车陪豹尾。

世人共歆羡,汝乃独掩鼻。

七十不回头,汝亦自苦耳。

抗手谢少年,吾今将仕矣。

形式: 古风

记二首儿四日雷二异

咸淳七年正二月,天灾人异何稠叠。

细推厥咎端有繇,孤臣未言先泣血。

日当丙子月当寅,湖州毗山有妖孽。

曹家产子威杀人,二首一身连骨节。

左首似爹右似娘,浑舍惊走趾欲折。

里胥不敢上其事,一州喧喧腾颊舌。

从来天子天下首,二首之占何待说。

我闻唐家仪凤年,的證端为今日设。

泾州之民有生儿,异干同躯不容裂。

是时武氏乘其夫,唐祚中微殆将灭。

圣朝家法与唐异,四星在天循轨辙。

咎在君阳非太阴,娲羿虽殊祸俱烈。

人妖示变未三旬,二月天灾来不辍。

粤从己亥至壬寅,据历雷声未当发。

胡为砰訇震天鼓,四日四夜声不绝。

上天威怒端有意,要使吾君用刚决。

夏竦奸邪致天变,仁皇感悟真明哲。

只凭霹雳一声雷,扫去有同汤沃雪。

后来高庙遵故典,汤相罢归同一诀。

奈何灾异过两朝,犹复留此大饕餮。

二首之儿四日雷,占虽不同应无别。

作诗会入五行传,谨勿流传取黥刖。

形式: 古风

再次韵

神仙不求三朵花,颜色不求阴丽华。

但愿时清风日好,娱此无裘痴钝老。

花光云锦柳曲尘,买春不用孔方兄。

止过寂寂还寂寂,有弟有弟远方集。

客来我常为段干,长恐高卧惊袁安。

踉锵开门门措指,为见阿同无量喜。

阿同尔来新诗多,句法不减水部何。

盎然醺人如酒美,梦回牙颊闻馀旨。

我诗端如食小鲜,间厕八珍徒赧然。

掀髯浩歌不能止,酒酣一麾铁如意。

高楼搥碎谪仙狂,茫茫宇宙隘而妨。

手捋虎须终不悔,谪仙与我如龚隗。

形式: 古风

刘友鹤以诗赠别次韵送之

昔披朝霞寻洞天,五峰矗汉高巑岏。

灵君营魄去千岁,秋桂春萝空锁寒。

古心未死不忍去,摇摇风纛空中悬。

五年失脚堕时网,梦思重到无由缘。

朅来出守山水郡,公馀颇得穷幽偏。

丹丘仙客旧心赏,骑鹤过之同晤言。

诗妍青林华煜煜,气老幽涧松桓桓。

问余君土信奇绝,孰与吾山多紫烟。

桐江缗鱼炯志节,缑山笙鹤誇神仙。

能衡铁炭识轻重,众山部娄真如拳。

羽人闻此深领会,笑指双台催棹船。

题诗莫作世间语,会有剜剔青苔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