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
君王听乐梨园煖,翻到云门第几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作品,名为《听李凭弹箜篌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一场在皇宫内举行的音乐演奏会景象,通过对细节的精彩描述,展现了当时贵族生活中的奢华与艺术享受。
"听奏繁弦玉殿清"一句,以“繁弦”指代多种乐器的和鸣,而“玉殿”则是皇宫内的精致建筑,这里用以表达音乐在宏伟环境下的回响,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风传曲度禁林明"一句,“风传”意味着音乐随风飘扬,“曲度”指的是乐曲的节奏和旋律,而“禁林”则是皇宫内专为帝王所保留的森林区域,通过这一描写,使人感受到音乐不仅美妙,而且还带有一种神秘与尊贵。
"君王听乐梨园煖"一句,“君王”指的是统治者,而“梨园”在唐代是专门培养宫廷乐伎的地方,这里提及“梨园”,暗示着音乐的高雅和精湛。“煖”字用来形容气氛,表达了听众在享受音乐时的愉悦心情。
"翻到云门第几声"一句,“翻到”意味着乐曲不断翻新变化,“云门”可能是指宫殿中的某个建筑或位置,这里的“第几声”则让人联想到乐曲深入细致的层次,每一个音节都值得深思和品味。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音乐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唐代宫廷文化生活中的繁华与艺术水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敏锐感受力和深厚情感。
不详
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花咽娇莺玉漱泉,名高半在御筵前。
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题诗一代占清机,秉笔三年直紫微。
自禀道情龆龀异,不同蘧玉学知非。
语恨飞迟天欲明,殷勤似诉有馀情。
仁风已及芳菲节,犹向花溪鸣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