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闻说长安少,祈求废寝兴。

精禋俄感格,飘舞遽萦仍。

剪水瑶花怯,摇风柳絮凝。

共忻田有麦,谁念客无缯。

洒迥春恩阔,侵窗晓色增。

路漫三径草,光掩九华灯。

栖鸟浑无托,渔舠渐弗胜。

冈峦徒见陇,阡陌不留塍。

庭玉堆盈尺,台云叠几层。

困袁那有意,饱武亦何能。

斗帐愁孤碗,围炉忆并肱。

携瓶闲煮茗,坎地学藏冰。

周雅何妨咏,燕山讵可登。

齐宫当日景,谢句异时称。

抱膝愁无侣,传笺喜得朋。

郢歌元独妙,楚曲更相应。

跛足惭追骥,凡材强就绳。

汗颜从夺锦,痛饮欲临渑。

喻问悬荀鹤,虞弦动沈鹏。

故应聊遣兴,布鼓岂鼟鼟。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廖刚的《再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长安的向往与现实的落差,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

首联“闻说长安少,祈求废寝兴”,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的向往之情,即使因种种原因未能亲至,却依然心系于此,甚至因此而废寝忘食。

颔联“精禋俄感格,飘舞遽萦仍”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波动,仿佛与天地间的自然现象产生了共鸣,情感的起伏如同风中的飘舞与萦绕。

颈联“剪水瑶花怯,摇风柳絮凝”运用比喻手法,将内心的细腻情感比作瑶花的怯弱与柳絮的凝重,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情感的复杂与深沉。

尾联“洒迥春恩阔,侵窗晓色增”则以春雨的广阔与清晨光线的增强,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尽管现实充满挑战,但心中仍怀有温暖与光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其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70)

廖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 号:高峰居士
  • 籍贯:北宋顺昌谟武
  • 生卒年:1070-1143

相关古诗词

和孙逸道供奉除夜作

流光如转毂,诘旦又新年。

律换铜壶漏,春回斗柄天。

守灯须彻曙,分酒莫论钱。

雪分琼瑶化,花看锦绣鲜。

暗惊双鬓改,傍羡九官迁。

俗礼还慵讲,从朝好昼眠。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和逸道春雪

春雪未发春工浅,春雪濛溶翳日华。

晓户玉楼迷旧燕,晓村琼树点寒鸦。

笼金不碍莺穿柳,覆锦犹妨蝶恋花。

凭仗东风吹更暖,桃源端欲访仙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焦器之春雪

晓色初凝带月华,雰飞还见受风斜。

红芳未遍人间景,白玉先开天上花。

迤逦郊园迷别坞,蒙笼春水绕谁家。

会须选胜乘新霁,倒载千秋小样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张曼伯少府归长垣

薄宦虚名岂所誇,千金归去旧生涯。

百龄慈氏颜犹渥,三任仙郎鬓未华。

雁信巳传芳字锦,鹊声应傍小窗纱。

后园春色浓如酒,明日输君即到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