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逸道供奉除夜作

流光如转毂,诘旦又新年。

律换铜壶漏,春回斗柄天。

守灯须彻曙,分酒莫论钱。

雪分琼瑶化,花看锦绣鲜。

暗惊双鬓改,傍羡九官迁。

俗礼还慵讲,从朝好昼眠。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除夜(除夕)的景象与情感。诗人廖刚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光流转、新年的到来以及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的种种感受。

首联“流光如转毂,诘旦又新年”,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如同车轮转动般迅速,转眼间又迎来了新的一年。这既是对时间飞逝的感慨,也是对新年到来的喜悦。

颔联“律换铜壶漏,春回斗柄天”进一步描绘了新年的氛围。铜壶滴漏象征着时间的更替,斗柄指向春天的方向,暗示着自然界的轮回与新生。这两句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新年到来的期待与对生命循环的赞美。

颈联“守灯须彻曙,分酒莫论钱”则展现了人们在除夕之夜的庆祝活动。守岁至天明,寓意着对过去的告别与对未来的期盼;不分彼此地分享美酒佳肴,则体现了家人亲友间的温馨与和谐。这两句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欢乐与团聚之情。

尾联“雪分琼瑶化,花看锦绣鲜”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气氛。雪化为琼瑶,象征着纯洁与美好;花朵绽放,色彩鲜艳,仿佛锦绣一般。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色,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最后两联“暗惊双鬓改,傍羡九官迁。俗礼还慵讲,从朝好昼眠”,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社会变迁的观察。面对逐渐变白的双鬓,诗人感到时光易逝,对年华老去有所忧虑;看到官员职位的变动,他或许对社会的流动有所思考。同时,诗人似乎对繁琐的礼节感到厌倦,选择享受悠闲的睡眠,反映了他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宋朝时期除夕之夜的风俗习惯、自然景观以及人们对时间、生命、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70)

廖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 号:高峰居士
  • 籍贯:北宋顺昌谟武
  • 生卒年:1070-1143

相关古诗词

和逸道春雪

春雪未发春工浅,春雪濛溶翳日华。

晓户玉楼迷旧燕,晓村琼树点寒鸦。

笼金不碍莺穿柳,覆锦犹妨蝶恋花。

凭仗东风吹更暖,桃源端欲访仙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焦器之春雪

晓色初凝带月华,雰飞还见受风斜。

红芳未遍人间景,白玉先开天上花。

迤逦郊园迷别坞,蒙笼春水绕谁家。

会须选胜乘新霁,倒载千秋小样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张曼伯少府归长垣

薄宦虚名岂所誇,千金归去旧生涯。

百龄慈氏颜犹渥,三任仙郎鬓未华。

雁信巳传芳字锦,鹊声应傍小窗纱。

后园春色浓如酒,明日输君即到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白马寺西轩

幽窗残梦午声鸡,犬吠人家草舍微。

惆怅十年无限事,又听啼鸟送春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