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绵歌

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

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

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

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府。

竹笼旋著活火熏,蠹虫母子走纷纷。

夭铁碾出瑶空雪,一弓弹破秋江云。

中虚外从搓成索,昼夜踏车声落落。

车声才冷催上机,知作谁人身上衣。

小女背面临风泣,忆曾随母园中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木绵歌》描绘了元代农村生活的一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们劳作的艰辛与生活的不易。

首先,诗中以“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开篇,生动地描绘了秋季阳光下木绵树开花的情景,花朵如雪般翻飞,形象地展示了木绵花的美丽与生命力。接着,“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描述了农妇们采集木绵,将其送往织布机上制成衣物的过程,体现了劳动的辛勤与付出。

随后,诗人通过“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府”的描述,揭示了农民家庭面临的经济压力和债务负担,以及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将衣物出售给官府或偿还私人债务的现实。这种生活状况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困苦。

“竹笼旋著活火熏,蠹虫母子走纷纷”描绘了农民们在家中处理木绵的过程,通过火熏去除虫害,展现了劳动的细致与艰苦。接下来,“夭铁碾出瑶空雪,一弓弹破秋江云”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木绵加工成线的过程,以及最终制成衣物时的精美与壮观。

最后,“中虚外从搓成索,昼夜踏车声落落。车声才冷催上机,知作谁人身上衣”进一步展现了织布过程的繁复与持续,以及最终制成衣物的期待与未知。通过“小女背面临风泣,忆曾随母园中拾”这一细节,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简单而快乐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哀伤。

整体而言,《木绵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深刻反映了元代农村社会的贫困与劳苦,以及人们在艰难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

熊涧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苦寒歌

深山苦寒弗可居,门前积雪三尺馀。

阴崖一夜石脱骨,寒溜万瓦冰垂须。

道人冻卧山之麓,暮爇松明煮溪绿。

山阴孤棹期不来,梦入幽崖闻折竹。

征西将军持短兵,驰马夜渡黄河冰。

关东诸将面欲裂,严光独钓桐江雪。

形式: 古风

春日行

东风入树吹流莺,晓窗睡熟花冥冥。

美人窗间动晓思,莺声枕上提春情。

座中日出花满城,城南春深杨柳青。

王孙不归消息断,深闺无人春草生。

草生犹有时,王孙何日归。

斜阳照流水,万里长相思。

东园三月花烂开,西园胡蝶双飞来。

明年蝶去春无主,闭门花落愁如雨。

形式: 古风

送衣篇

长城万里飞风沙,弓马夜惊雪作花。

龙泉吐光射天地,是妾掩镜夫辞家。

此时惜别方壮年,壮年花发园中烟。

征鸿无书日苦短,牛女夜夜银河边。

万瓦欲霜枫似绮,亲送寒衣数千里。

匣鸾鹤影凤孤飞,山过望夫道湘水。

湘水无情漾白波,望夫山石浮青螺。

长途行处意惨怆,谁家娇女终夜歌。

卫霍功高犹黩武,善马未归羝羊乳。

关河回首路迢遥,愁云西山水南浦。

夕阳孤馆停征轺,一身百虑双涕交。

中宵无人语声绝,风吹烛短山月高。

形式: 古风

远游篇

仙人手把金芙蓉,邀我上陟莲花峰。

两眼注入沧溟中,浮云遮断扶桑宫。

白日西飞恐成晚,驾天五色横长虹。

凤凰仪羽备珍彩,欲集不集无梧桐。

冥冥杳杳脱罗网,亦有数点南飞鸿。

怒鲸崔嵬鼓鳞鬣,浪中琐屑多沙虫。

从今唤起人中龙,披虎豹,谒九重。舞干羽,息武功。

泰和世上皆春风,是时勒石留鼎钟。

左招黄绮右赤松,长歌归去来山中。

长歌归去来山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