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芙蓉死》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句“旧种芙蓉今不活”,以“芙蓉”这一象征着美丽与高洁的植物,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消逝或不再存在。这里的“不活”不仅指物理意义上的死亡,也暗含了情感、理想或某种精神状态的终结。接着,“跏趺秋草看明月”一句,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场景:在秋草中静坐的人,仰望着明亮的月亮。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投射,月光下的寂静与孤独,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寂寥与深沉思考。
“红颊成都卖酒人,与欢亦是千年别。”这一句则将话题转向了时间的永恒与短暂的相聚。成都的卖酒人,或许曾是诗人生命中的欢愉与温暖,但即使是这样短暂的欢乐,也如同千年之别,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行渐远。这句话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更广阔的宇宙观相结合,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无情流转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芙蓉死》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美好事物消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孤独与回忆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徐渭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