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乙丑七月幕谷游何萧卿乘月独游淡岩书事兼简零陵宰君李兄秀实

渡过潇江日已曛,影和明月共三人。

名岩近郭别州少,好事更谁如我真。

绝顶有天浮碧树,凌秋无暑断红尘。

终当早弃人间事,来与山僧作并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渡过潇江时已傍晚,影子与明月相伴,仿佛三人同行。
靠近名胜的山岩远离城郭,这样的地方少有人知,好事之人谁能像我这般真心寻觅。
登到山顶,只见蓝天映衬着翠绿的树梢,秋天的凉意驱散了俗世的暑热。
最终我将早早抛开人世间的事,来此与山中的僧人做邻居。

注释

渡过:穿过。
潇江:潇水,古代中国南方的河流。
曛:傍晚的阳光昏暗。
名岩:著名的山岩。
郭:城墙,这里指城市。
别州:远离州府。
好事:指有志趣或爱好。
如我真:像我这样真诚的人。
绝顶:山顶。
浮碧树:倒映在天空的绿色树木。
凌秋:穿越秋季。
红尘:世俗的纷扰。
早弃:尽早放弃。
人间事:人世间的事情。
并邻:邻居,此处指共同生活。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潇江淡岩的情景。首句“渡过潇江日已曛”,写诗人傍晚时分渡过潇江,夕阳西下,景色昏暗。次句“影和明月共三人”,通过月光下的自我影子,形象地传达出诗人独自游历的孤寂,又暗示着月夜的静谧。

“名岩近郭别州少”进一步描述淡岩地理位置的独特,靠近城郭但远离尘嚣,人迹罕至,显得清幽。诗人感慨“好事更谁如我真”,表达对这种远离世俗喧嚣的清雅生活的向往和自得其乐之情。

“绝顶有天浮碧树,凌秋无暑断红尘”两句,描绘了山顶的景象,碧树在蓝天映衬下显得轻盈,秋天的凉爽使得暑气全消,仿佛与世隔绝,红尘俗务被阻断。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尘世的追求。

最后两句“终当早弃人间事,来与山僧作并邻”,诗人表达了决心,希望能早日抛开尘世纷扰,与山僧为伴,过上隐逸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

收录诗词(2)

游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绍兴乙丑秋仲冒雨独游阳华岩胜绝未让淡山岩恨古今诗人未有奇句潏上游何临清流以赋之且棕鞋桐帽怅不一陪浮溪先生金华居士以徜徉

西风卷痴云,欲压不堕地。

化作碧孱颜,融结在空际。

是名阳华岩,造物一何异。

东山雨脚断,明月招我至。

傍窥嵌窦深,密恐鬼神閟。

细度泬寥风,旧无卑湿气。

虚阁架其中,榜以浮岚美。

下有潺湲溪,翻雪轰雷比。

阁背两桥分,岩胁双龙起。

石如缨络垂,整整翠緌委。

又如鼙鼓形,挝击声颇厉。

溪水相与喧,镗鞈乱宫徵。

岩穷天忽开,木杪风自靡。

坐久发毛寒,兴逸诗语绮。

无人共一尊,有客自千里。

山僧颇慇勤,相伴亦忘寐。

拂石要题诗,挥毫留汉隶。

形式: 古风

沙冈待潮

待潮舟阁浅边冈,少憩田园竹树凉。

数点弄秋疏雨过,槿花篱落带斜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吴塘晚泊

西风吹客鬓,孤坐欲销魂。

野棹他乡客,酒旗何处村。

稻随秋雨熟,水带晚潮浑。

寂寞吴塘路,尘沙望眼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贺侍郎(其一)

松竹青青耐岁寒,长随初度喜相看。

操同一节冰霜劲,身直三朝柱石安。

顾问正资持从橐,佚闲坚乞领祠官。

扶危筋力知尤健,肯向风涛袖手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