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云喜际会,雷雨遂流滋。
荐币虚陈礼,动天实精思。
渐侵九夏节,复在三春时。
霢霂垂朱阙,飘飖入绿墀。
郊坰既沾足,黍稷有丰期。
百辟同康乐,万方伫雍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末喜雨图景,充满了对自然美好和农业丰收的赞美。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捕捉风云变幻之美,以及雷雨滋润大地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
"荐币虚陈礼,动天实精思"一句表达了诗人通过祭祀天地,表达自己内心的虔诚和敬畏之情。这里的"荐币"是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供品,象征着诗人的诚意。
"渐侵九夏节,复在三春时"则描绘了季节更迭,春天即将过去转入初夏的景象,同时又回到了春日的情境。这里的"九夏"和"三春"都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叹。
接下来的"霢霂垂朱阙,飘飖入绿墀"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雨滴从宫殿的屋檐上落下,仿佛在青石板上跳跃的情景,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最后几句"郊坰既沾足,黍稷有丰期。百辟同康乐,万方伫雍熙"则是对农业生产的美好预兆,诗人通过描述田野湿润、谷物将熟和人们的喜悦心情,展现了一个社会安定、人民欢乐的理想境界。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丰富,是一首颇具唐代风格的佳作。
不详
良工运精思,巧极似有神。
临窗忽睹繁阴合,再盼真假殊未分。
木平山里人,貌古年复少。
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
怀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
城阙今日来,一讴曾已晓。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己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瀛洲西望沃洲山,山在平湖缥缈间。
常说使君千里马,至今龙迹尚堪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