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榜日

吾唐取士最堪誇,仙榜标名出曙霞。

白马嘶风三十辔,朱门秉烛一千家。

郤诜联臂升天路,宣圣飞章奏日华。

岁岁人人来不得,曲江烟水杏园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唐朝选拔人才最为出色,科举及第者的名字在朝霞中闪耀。
骑着白马的士子们在疾风中扬鞭,众多豪门大户彻夜灯火通明。
郤诜等杰出人物携手踏上仕途,孔子的智慧如光芒照耀天际。
每年的科举考试无人能及,只有曲江边烟波浩渺,杏花盛开见证这一切。

注释

取士:选拔人才。
仙榜:科举及第的榜单,比喻人才的选拔。
三十辔:形容马匹众多,驾驭者众多。
朱门:豪门大户。
郤诜:古代名士,此处借指科举及第者。
宣圣:指孔子,因其被尊为‘宣父’。
曲江:唐代长安著名的景点,常用于科举考试后游宴之地。
杏园花:杏花盛开的季节,象征春天和科举的希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科举考试发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科举制度的赞美之情。"吾唐取士最堪誇"一句,以夸张的语气强调唐朝选拔人才的严格与公正。"仙榜标名出曙霞"则形象地描绘了新科进士的名字如同曙光初现,预示着他们未来璀璨的前程。

接下来的两句,“白马嘶风三十辔,朱门秉烛一千家”具体描述了发榜时的情景。白马嘶鸣象征着官府的威严与急促,三十辔可能暗指考试的等级或科目的重要性;朱门秉烛则是对点燃蜡烛守夜待消息的考生家室的一种描写,一千家强调了广泛的参与和期待。

"郤诜联臂升天路,宣圣飞章奏日华"两句,则通过比喻手臂相连如同登天之路,以及宣告圣旨的手册如同日光一样明亮,来形容科举的庄严与神圣。

最后,“岁岁人人来不得,曲江烟水杏园花”则表达了对那些每年都来到考场却未能及第者的一种怜悯之情。曲江、烟水和杏园花共同构成了一幅平静而又略带哀伤的画面,似乎在暗示科举考试的残酷与不易。

整首诗通过对发榜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科举制度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于唐朝盛世及科举文化的自豪和肯定,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未能成功者的情感上的理解。

收录诗词(209)

黄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 字:文江
  •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 生卒年:840~911

相关古诗词

河梁

五原人走马,昨夜到京师。

绣户新夫妇,河梁生别离。

陇花开不艳,羌笛静犹悲。

惆怅良哉辅,铿锵立凤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经安州感故郑郎中二首(其一)

云梦江头见故城,人间四十载垂名。

马蹄践处东风急,鸡舌销时北阙惊。

岳客出来寻古剑,野猿相聚叫孤茔。

腾身飞上凤凰阁,惆怅终乖吾党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经安州感故郑郎中二首(其二)

锦帐先生作牧州,干戈缺后见荒丘。

兼无姓贾儿童在,空有还珠烟水流。

江句行人吟刻石,月肠是处象登楼。

旅魂频此归来否,千载云山属一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贫居冬杪

数塞未求通,吾非学养蒙。

穷居岁杪雨,孤坐夜深风。

年长惭昭代,才微辱至公。

还愁把春酒,双泪污杯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