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李季衡东楼

前年呼舫下玻瓈,突兀新楼闯目围。

雁影已随流水去,鹤归空感昔人非。

曩游历历梦中似,往事茫茫知者稀。

幸有季衡风味肖,何当倚槛语朝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前年在湖边呼唤船只,一座新楼突然映入眼帘。
大雁的身影已随流水远去,白鹤归来只感人事已非。
昔日游览的景象在梦中清晰可见,过去的往事却知者寥寥。
幸好有像季衡那样的风雅情怀,何时能倚窗共谈朝阳?

注释

呼舫下:呼唤船只。
玻瓈:玻璃。
突兀:突然出现。
新楼:新建的楼房。
雁影:大雁的身影。
流水:流水。
鹤归:白鹤归来。
昔人非:人事已非。
曩游:昔日游览。
历历:清晰。
梦中似:在梦中可见。
往事茫茫:过去的往事。
季衡:指东汉名士蔡邕,以其风雅著称。
风味肖:有相似的风雅气质。
倚槛:倚靠栏杆。
语朝晖:交谈着朝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寄题李季衡东楼》。诗人以回忆和感慨为主线,通过描绘前年乘舫观赏东楼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叹。"呼舫下玻瓈"形象地写出当年的热闹与兴致,"突兀新楼闯目围"则描绘了东楼的雄伟壮观。

接着,诗人借雁影随流水而去,暗示友人李季衡的离去,以及自己对故人的怀念,"鹤归空感昔人非"流露出物是人非的哀伤。"曩游历历梦中似"将昔日游历的清晰记忆与梦境相连,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往事茫茫知者稀"则揭示了知音难觅的孤独,只有少数人能理解这些过往。最后,诗人欣慰地提到李季衡仍有季衡(即东汉名士王畅)的风度,期待有一天能与他一同倚栏共话,享受早晨的阳光,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旧日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执着。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崇庆通判杨君挽诗

长佩高冠集翠裾,华途落落仅题舆。

官无小大皆行己,理有是非宁问渠。

赋似长杨犹悔作,材如雄剑独藏馀。

方相掩泪催归去,遗稿空存子政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教授致政李君挽诗

冠盖任云浮,门前日夜流。

不为盱豫悔,肯作浚恒羞。

科第联五叶,诗书閒一丘。

芸芸终有谢,赢得早归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领客汎西湖客赋诗次韵

鸣鞘踏月大堤长,鼓枻穿云落日黄。

十里青漪菱草荡,四山红雨杏花冈。

客从民气觇春事,人在枝头看艳阳。

长使舟平风色好,世间何处有羊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黄夫人之葬某新有丧不得为文以侑虞殡命儿冲代赋

夫人心事与天谋,钱镈功夫岁晚收。

秸鞠声中春满羽,毕逋枝里月横秋。

将雏欲上空回首,食蔗才甘不到头。

况是我翁方念母,两乡风雨一般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