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欢

十笏荒斋。有淮南鼙鼓,谢家丝竹。

煨芋腌菹,差剩朱门粱肉。

随意持螯行炙,听搅耳、筝琶繁促。

不须管、蜡泪如山,雪花堆过茅屋。

谁称免罝马牧,纵诸君有恨,未多于仆。

凤泊鸾飘那似,浮屠三宿。

万事不过如是,屐几两、江山满目。

行乐耳、美酒羊羔,何须笑彼粗俗。

形式: 词牌: 万年欢

鉴赏

这首《万年欢》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其风格独特,情感深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开篇“十笏荒斋”四字,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简朴而略显荒凉的生活场景中。接下来,“有淮南鼙鼓,谢家丝竹”,对比鲜明地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一边是战乱中的喧嚣与动荡(“淮南鼙鼓”),另一边则是文人雅士的琴瑟和鸣(“谢家丝竹”)。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生活的宁静,也暗含了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煨芋腌菹,差剩朱门粱肉”一句,通过食物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在战乱与贫困中,即使是简陋的食物也能让人感到满足;而在富足的生活中,即便是珍贵的食物也可能变得平淡无奇。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反思,也是对人性与价值观的探讨。

“随意持螯行炙,听搅耳、筝琶繁促”则描绘了一种随性而自由的生活态度。在这样的生活中,人们可以尽情享受美食与音乐带来的乐趣,不必拘泥于世俗的束缚。然而,“不须管、蜡泪如山,雪花堆过茅屋”又暗示了这种自由背后可能隐藏着的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谁称免罝马牧,纵诸君有恨,未多于仆”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在权力与地位的追逐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内心的真正需求,甚至在看似拥有更多的人面前,内心深处的痛苦与遗憾却更加深刻。

“凤泊鸾飘那似,浮屠三宿”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生比作漂泊不定的凤凰与鸾鸟,以及短暂的僧侣生活,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最后,“万事不过如是,屐几两、江山满目。行乐耳、美酒羊羔,何须笑彼粗俗”总结了全文的主题,即无论世间如何变化,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快乐才是最重要的。作者鼓励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享受生活中的简单乐趣,不必过于追求物质的奢华或他人的认可。

整首词通过对不同生活场景的描绘与对比,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解连环三首(其一)

乍离蓬岛。约风裳几褶,羽衣缥缈。

负筠蓝、半亸香肩,纵力不胜娇,肯抛瑶车。

塞外归来,又一度、沧桑枯槁。

绾燕支小髻,辫发新盘,蛮妆偏好。

破费功夫多少,看明金错绣,一天风调。

算不比、画里真真,倚三尺绡,许人低叫。

我忆余杭,问花让,几人沽了。

拼忍受、王远仙鞭,一亲长爪。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解连环三首(其二)

寂然如此。问谁守庚申,谁论甲子。

听门外、毂走惊雷,料爽垲难求,且居尘市。

共燕分巢,何用择、干支戊己。

把槿篱草屋,移画城西,一角山底。

退食闭门而已,但扫叶听蝉,可除多累。

待成名、宦何年欢,朔雪炎风,抛弃流水。

万卷三间,容俯仰,闲身足矣。

甲辰雌、只愁老我,软红堆里。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解连环三首(其三)

江流日夜。问六朝人物,尔何为者。

三百年、龙战元黄,但歌舞荒淫,风流儒雅。

醉梦兴忘,又节次、欺人孤寡。

放千寻铁锁,一片降帆,妆点图画。

几处杀人盈野,算偏安才过,几王几霸。

说天堑、虎踞龙蟠,被风月莺花,几番误也。

眼底苍茫,剩燕燕,于飞上下。

诉当年、故国山围,空城潮打。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满宫花

态娇痴,人独自,长带一分愁意。

寻思着,甚比量愁,没个和愁相似。

不解愁从何处至,觉道眼前都是。

同行同坐总难销,只好与愁同睡。

形式: 词牌: 满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