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玉漏迟》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与欢愉氛围。
开篇以“姮娥清镜满”起笔,借嫦娥之镜喻元宵月圆,渲染节日的祥和与明亮。接着“良宵偏称,烧灯为寿”,点出元宵节的习俗——燃灯祈福,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随后“到处笙歌,五夜明如白昼”描绘了夜晚灯火通明、音乐悠扬的场景,将元宵节的繁华与欢乐展现得淋漓尽致。
“火树星桥不断,更宝马香车驰骤”进一步渲染节日的热闹与奢华,火树银花不夜天,宝马香车穿梭其间,展现出元宵节的富丽堂皇。紧接着“真辐臻。贫家隘巷,下机抛绣”,诗人巧妙地将富贵与贫寒对比,虽贫家小巷,却也抛绣庆祝,体现了元宵节全民同乐的精神。
“何如试鼓狂生,著单绞岑牟,扬搥恐后”则描绘了人们尽情狂欢的场面,无论是富贵还是贫寒,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共同享受节日的乐趣。接下来“三弄渔阳,四座尽倾节奏”,通过音乐的描述,展现了元宵节上音乐艺术的魅力,四座皆醉于音乐之中。
最后,“今日风流名士,想惟有、传柑依旧。听玉漏。低徊汉书时候”,诗人感慨于今日风流人物与古人相比,依然能传承传统习俗,如传柑、听漏等,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节的盛况,既有对节日热闹场面的生动刻画,也有对传统文化的深情缅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