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佘翔所作的《晋安馆中纪怀十首(其九)》。诗中表达了作者晚年的漂泊之感和思乡之情。首句“垂老长为客”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年龄和长期在外的生活状态,透露出一种沧桑与无奈。接着,“愁心夜雨多”通过夜雨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愁苦和对家乡的思念。
“绨袍谁复恋,白石自长歌”运用典故,表达的是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在异乡的孤独与自我安慰。绨袍,古代贫士所穿的粗布衣服,这里象征着过去的简朴生活;白石,可能暗指清高孤傲,诗人借以歌唱自己的心境。
“薜荔侵荒径,梧桐冷碧柯”描绘了馆中的环境,薜荔蔓生,荒径寂静,梧桐叶落,碧色冷清,寓示着诗人身处的孤寂与凄凉。
最后两句“披衣待明发,归思满烟萝”,诗人披衣等待天明,内心满是对故乡烟雾缭绕山岭的深深思念。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羁旅之愁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