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三首(其二)

我闻夜交藤,能使人首乌。

我发从渠白,但愿一愁无。

此藤不足宝,不若树萱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升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白发三首(其二)》。诗中以“我闻夜交藤,能使人首乌”开篇,巧妙地引入了关于夜交藤能使人头发变黑的传统说法,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头发由黑转白的无奈与感慨:“我发从渠白,但愿一愁无。”诗人希望自己的忧愁能够消失,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生命老去的深深忧虑。

后两句“此藤不足宝,不若树萱草”,诗人将夜交藤与萱草进行了对比。萱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安慰和忘忧,诗人认为与其追求夜交藤的神奇功效,不如种下萱草来寄托内心的慰藉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与生活美好的向往。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发三首(其三)

妾有盘龙镜,为君照白发。

照发复照须,繁霜不可遏。

染之不尽黔,拔去还复发。

天运既如此,恶之殊非达。

妾发长至地,甘为老奴悦。

愿君崇明德,毋事此微屑。

囊须在船中,士龙笑欲没。

形式: 古风

赠薛剑公

东城倦昔尘,西山憺今雾。

扬镳非爽术,戢翼有恒处。

与子两世籍,爰得平生遇。

挟荚悯亡羊,析薪从所务。

妍思茂春华,贞心烱秋素。

神理掇隋卞,太音锵咸頀。

方执黄牛革,言终射雉誉。

声微群喙张,浸广颓波赴。

佳恶虽自知,方圆匪独顾。

申章对妙匠,兰言在无斁。

形式: 古风

赠友诗

高台迅风发,吹我出严城。

崎岖偶干禄,栖迟遂逃名。

广居趋此隘,巢枝谢彼营。

讵伤浮华歇,恒惧无友生。

叹川觏明月,吟泽揽芳蘅。

愿君怀妙善,崇此千秋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咏贫士

茂树有来憩,寒枝鲜见臻。

思为千亩阴,咄嗟空本根。

土膏不独异,尝与桃李邻。

陨叶随狂飙,已冬复望春。

处约苦心志,造草非小仁。

天地有倾缺,君子宁忧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