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鼠为耗而猫不捕

欺人鼠辈争出头,夜行如市昼不休。

渴时欲竭满河饮,饥后共觅太仓偷。

有时凭社窃所贵,亦为忌器不忍投。

某氏终贻子神祸,祐甫恨不猫职修。

受畜于人要除害,祭有八蜡礼颇优。

近怜衔蝉在我侧,何故肉食无远谋。

眈眈雄相猛于虎,不肯捕捉分人忧。

纵令同乳不同气,一旦反目恩为雠。

君不见唐家拔宅鸡犬上升去,彼鼠独堕天不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群鼠肆虐、猫却无所作为的社会现象,通过动物的比喻,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某些人的不作为和腐败。诗中的“欺人鼠辈”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那些趁火打劫、危害他人的小人,他们不分昼夜地活动,甚至在人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也毫不留情地伸出“魔爪”。诗中提到的“渴时欲竭满河饮,饥后共觅太仓偷”,形象地描绘了这些鼠辈的贪婪与狡猾。

接着,诗人通过“有时凭社窃所贵,亦为忌器不忍投”两句,暗示了这些鼠辈在特定场合下会有所收敛,但并非出于本性,而是因为害怕被投掷或惩罚。这进一步揭示了他们的虚伪与狡猾。

“某氏终贻子神祸,祐甫恨不猫职修”两句,表达了对某位导致灾祸的人的谴责,同时也对猫未能尽其职责表示遗憾。这里,猫象征着执行正义的角色,但似乎因某种原因未能履行其应尽的责任。

“受畜于人要除害,祭有八蜡礼颇优”则强调了人类应该保护并利用猫等动物来控制害虫的重要性,同时指出祭祀猫等动物的仪式颇为隆重,体现了人们对这些动物的尊重。

“近怜衔蝉在我侧,何故肉食无远谋”两句,通过对比猫的贪食与不谋长远,讽刺了某些人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的行为。

“眈眈雄相猛于虎,不肯捕捉分人忧”描述了一种看似强大但实际上不愿承担责任的形象,与前文的猫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

最后,“君不见唐家拔宅鸡犬上升去,彼鼠独堕天不收”以唐代仙人成仙的故事作结,表达了对那些不思进取、只知享乐而不愿改变现状者的讽刺,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变革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动物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正义与责任的呼唤。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埽晴妇

卷袖褰裳手持帚,挂向阴空便摇手。

前推后却不辞劳,欲动不动谁掣肘。

偶人相对木与土,神女但誇朝复暮。

龙公不作本分事,中閒多少闲云雨。

见说周人忧旱母,宁知东海无冤妇。

慇勤更倩封家姨,一时断送龙回首。

形式: 古风

雨雹

云龙失守元气乖,隐隐愁听狂车雷。

须臾飘骤不成雨,一天风雹从何来。

交横散落星石陨,纷霍迸击冰山摧。

坳平忽讶坑谷满,垤起俄作丘陵堆。

惊忙飞走残夭夭,斲器枝叶枯根荄。

穿窗入户弹相射,填街溢巷把莫推。

恢恢难补天网漏,凛凛欲压坤轴颓。

一方生理遭殄瘁,造物不恤空自哀。

是时仲夏行冬令,谁把四序颠倒催。

虽有舜弦愠不解,孰谓邹律春能回。

阳虽位降乾道在,一阴才进力可排。

履霜之渐此其始,司寒挟党结祸胎。

春秋大小百馀国,独向鲁地三为灾。

世间万事岂不见,那用区区书观台。

我思天变岂徒尔,以象告人当自裁。

形式: 古风

鼎斋

茂陵千载文园客,流传耳孙犹病渴。

引饮自嫌江海窄,家无曲藭柰腹疾。

水帝之魂成水厄,女丁妇壬不相得。

始图一溉滋汤旱,卒见九河归禹画。

尝闻秋夫曾疗鬼,大胜扁鹊能起虢。

君不见上医可医国,异哉鼎斋堪鼎食。

形式: 古风

姚子昂画马

雄姿卓立开天骨,腾踏万里如神速。

可怜不遇九方皋,空使时人指为鹿。

自从大奴守天育,无由更骋追风足。

中原一战收乾坤,白发将军髀生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