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嘲柳儿

隋苑覆依依。行人迷又迷。风前空惜好腰肢。

待得长条堪作线,蚕箔下,又缫丝。折尽渭亭枝。

年年送别离。满栏空自扑人衣。

待得飞花堪作絮,交领下,暖风吹。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鉴赏

这首《唐多令·嘲柳儿》是清代词人毛奇龄的作品,以柳树为题材,通过描绘隋苑中柳树随风飘摇、年年送别的情景,寓言了人生的离合无常和世事变迁。词中的“隋苑覆依依”形象地写出隋代园林中柳树的茂盛与依恋,而“行人迷又迷”则暗示了人们在柳色中迷失,不知所往。

“风前空惜好腰肢”一句,以柳树的婀娜多姿比喻女子的美好身姿,而“待得长条堪作线,蚕箔下,又缫丝”则进一步将柳树与生活紧密相连,暗示时光流转,春去秋来,连柳条也成了生活的必需品。

下片“折尽渭亭枝”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渭亭柳常见于送别场景,这里寓意着一次次的离别。“满栏空自扑人衣”描绘了柳絮纷飞,虽美却徒增离别之愁,“待得飞花堪作絮”则预示着春天的结束,暗示着人事的无常。

最后,“交领下,暖风吹”以春风拂过衣领,带走了柳絮,象征着温暖的回忆和流逝的时光,给人以淡淡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柳树为载体,寓言人生,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江神子(其一)送柳儿

红亭细柳碧条条。解轻舠。渡春潮。

沽酒帘低,春色满河桥。

送得柳枝南浦去,人渐远,楚天遥。

临行重系绿丝绦。拂花梢。望迢迢。

柳絮飞飞,偏惹柘黄袍。

春去那堪还积雪,点点下,未曾消。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神子(其二)送柳儿

花衔日色柳衔烟。画楼前。水连天。

缓橹轻歌,鸭嘴小娘船。

新载摇郎湖曲里,不愿取,渡头钱。

前山深树有啼鹃。恨年年。未归旋。

红板人家,犹自挂秋千。

日薄馀寒春又晚,溪路远,草芊芊。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祝英台近

画栏低,斜日暮,睡起甚无绪。

蝶蝶游丝,阵阵惹飞絮。

是他梅子生心,樱桃辞蒂,著甚个、五风三雨。

隔墙树。听叶底鹃儿,不住叫谁去。

看又黄昏,寂寂闭朱户。

夜来明月何如,几时回顾,记不出、初三十五。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满江红(其一)商雨臣弹琴作

猊火初红,抱绿绮、夜堂三弄。

渐秋老、亭皋木落,晚云流冻。

紫稗霜田翔寡鹄,碧梧凉叶栖雏凤。

似兰娘、峡里听流泉,当时梦。几曾是,商陵痛。

何须作,雍门恸。但前轩月下,手挥目送。

三尺冰弦看似雪,有新声、迸入鸳鸯综。

恰七条、总似一条丝,丝丝动。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