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的《送文长洲相国放归(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文长洲相国归隐的感慨与祝福。
首句“帝能夜梦鬼朝歌”,以梦境起笔,暗示文长洲相国在朝中的影响力,即使在梦中也能影响到鬼神,展现出其非凡的地位与能力。接下来,“其奈公超作雾何”一句,通过“公超作雾”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文长洲相国为官清廉、不畏权贵的赞美之情。
“骨鲠鱼头称参政,眼光牛背耐修罗”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文长洲相国的品格与气节。以“骨鲠鱼头”比喻其刚正不阿、坚持原则的品质;“眼光牛背耐修罗”则形容其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与毅力,如同牛背上的目光,即便面对凶险也能保持冷静与坚定。
“终南自放三彭走,京兆岂容五日多”两句,通过“三彭走”和“五日多”的典故,表达了对文长洲相国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期待。终南山的自然美景与宁静生活,与繁忙的京城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其归隐后自由自在生活的羡慕之情。
最后,“归去支公亭上望,莫将霄鹤羡笼鹅”两句,以支公亭为背景,表达了对文长洲相国归隐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在支公亭上远眺,享受自由与宁静,不要因为高飞的霄鹤而羡慕被关在笼子里的鹅,寓意着诗人对文长洲相国归隐生活的衷心祝福与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长洲相国从官场到归隐生活的转变进行细腻描绘,既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其归隐生活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