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鉴湖松岛歌》由明代诗人王嗣奭所作,描绘了鉴湖畔松岛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贺监祠前晚风发,千顷湖光一轮月”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夜晚鉴湖的宁静与美丽,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温柔的月色笼罩。接着,“湖月从来缺复圆,湖风只管傕华发”两句,借月之圆缺,风之无情,暗喻人生无常,岁月易逝,令人感慨万千。
“松岛空存旧日名,苍龙化去秋冥冥”则将目光转向松岛,松树虽存,但昔日的苍龙已不见踪影,暗示着时光流逝,物是人非。接下来,“兔丝已断不可续,何人斲得千年苓”以兔丝的断绝和千年苓的难以获取,象征着美好事物的不可复制与珍惜。
“高朋满座酒满瓶,狂歌对酒君请听”描绘了一幅宴饮畅谈的画面,诗人邀请友人共饮,纵情高歌,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的热爱。“乾坤莽荡定谁主,向来无我亦无汝”则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以及对个体存在意义的思考。
“与君宽作百年期,此后相逢不敢许”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与友人相聚的珍惜。“劝君击筑我吹竽,有酒不饮复何须”鼓励人们享受当下,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机会。“一时浮名几冰炭,九原朽骨无贤愚”则通过对比浮名与真实,强调了人生价值的真谛。
最后,“飘然愿逐赤松去,不识赤松今有无”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只有松间古时月,曾照幽人据高梧”则以月光为线索,将思绪引向过去,强调了时间的永恒与不变。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