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望江南(其一)西山烧香曲

清早起,天色趁新晴。

飞鬓斜拖双燕翠,画衣薄衬小鸦青。素裹玉丁丁。

回镜照,时样称人情。

多分拼教游子看,私先殃及侍儿评。公论是轻盈。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画面,诗人早早起身,迎接新晴的天空,心情愉悦。"飞鬓斜拖双燕翠",通过比喻,写女子的发髻如燕尾般灵动,配以翠绿色的装饰,显得青春活力;"画衣薄衬小鸦青",则描绘了她身着轻薄的衣物,颜色如同乌鸦羽毛般深沉,显现出她的雅致和娇俏。

"素裹玉丁丁",进一步赞美她的肌肤白皙如玉,声音清脆悦耳。诗人通过"回镜照,时样称人情",表达了女子精心打扮,符合当时流行的审美标准,既满足了自己的喜好,也赢得了他人的赞赏。

"多分拼教游子看,私先殃及侍儿评",暗示她的美丽引来了在外游子的思念,连身边的侍女也为之倾倒,争相评价。最后以"公论是轻盈"作结,肯定了她的轻盈体态和优雅风姿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的早晨妆容和气质,展现了她的美丽与魅力,以及在当时社会中的受欢迎程度。尤侗的词风清新,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双调望江南(其二)西山烧香曲

呼女伴,好趁一春闲。

红板浪船行缓缓,白藤山轿坐端端。低扇避人看。

拜佛罢,本意不相关。

戏买粉孩敲木棒,强分叶子赌金环。图得大家顽。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杏花天.旅思

消磨白日浑无计。算只有短眠长睡。

归梦做来千万次。纸上重重牢记。

相思样子都相类。换不出思乡新意。

悬知闺梦多佳事。得个书儿题寄。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浪淘沙(其一)楼上愁和卿谋韵

赢得许多愁。岁月悠悠。秋风秋雨冷双眸。

欲赠湘君搴杜若。难问芳洲。长啸倚南楼。

霜鬓飕飕。栏杆拍遍把吴钩。

惆怅归来无个事,又上灯篝。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其二)楼上愁和卿谋韵

回首仲宣楼。浩浩江流。楚云湘雨几家收。

画角西风声一片,烽火神州。准拟泛新愁。

一叶扁舟。珠帘捲尽雁行秋。

无赖梦魂飞不定,何处相留。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