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流年赋分长多感,尽日长思立短亭。
犹谢海棠花始发,似留春色向凋零。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所作的《和人春暮(其一)》。诗人通过"流年赋分长多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人生短暂而岁月漫长,充满了无尽的情感。"尽日长思立短亭"描绘了诗人整日沉思,伫立在简陋的亭子里,可能是在怀念过去或是对未来有所忧虑。
"犹谢海棠花始发"一句,诗人以海棠花的初绽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尽管自己心中充满哀愁,但仍对春天的生机有所留恋。"似留春色向凋零"则暗示了春天的美好即将逝去,如同留住春光于凋零之中,寓言了生命的无常和时光的无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春暮景色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生命、时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寇准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人生哲理。
不详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玉殿登科四十年,当时交友尽英贤。
岁寒唯有君兼我,头白犹持将相权。
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
人间万事何须问,且向樽前听艳歌。
孤舟东去水烟微,久客那堪更送归。
三月江头春尽日,片帆轻絮共纷飞。
昔拥双旌在㪷城,今朝孤馆语同名。
天遥秦树无因见,极目空饶怅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