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公寄书入山偶成二律(其一)

何处堪逃乞食名,半龛残雪裹馀生。

莫愁壑浅云难卧,无那溪流水有声。

飞矢漫追孤鹤影,遗弦不作老龙鸣。

只今最恨千层石,难隔庾关万里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身处雪中,内心独白的场景。首句“何处堪逃乞食名”,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与对清静修行的向往。接着,“半龛残雪裹馀生”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僧人所处环境的清冷与简朴,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修行的艰苦。

“莫愁壑浅云难卧,无那溪流水有声”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云难以在浅壑中安卧,溪水却有声响,来隐喻人生的无奈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形成对比,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困境的感慨。

“飞矢漫追孤鹤影,遗弦不作老龙鸣”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飞箭追逐孤鹤,象征着人类对自由的追求,而老龙的遗弦则可能代表历史或传统的力量,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过去与未来的思考。

最后,“只今最恨千层石,难隔庾关万里情”两句,点明了诗人的主要情感所在——对阻隔情感的千层石的不满,以及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切思念。这里的“庾关”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地理障碍,象征着心灵上的隔阂,表达了诗人渴望沟通、理解与连接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僧人在雪中修行的孤独与坚韧,以及对自然、人生、历史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公寄书入山偶成二律(其二)

休道寻山山未深,冰崖木佛共萧森。

寒钟不到疏林外,幽月空劳碧涧浔。

狱沉顽铁还馀气,爨后枯桐欲绝音。

珍重故人相惜意,尺书真不数双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喜阿字至

?毵双袖碧天遐,路滑霜寒日未斜。

荒冢觅穷闻鹤语,残毡啮尽摘松花。

匡山云月应无别,辽海风涛漫独嗟。

知子远来非有意,久拚吾骨掷龙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栖贤和尚见寄韵

鈯斧东来话近因,寸缄未达共沾巾。

艰难菽水愁孤钵,潦倒风沙泣罪人。

入夜笳声传雁塞,何年斗气合龙津。

乡关逾远师颜老,橹断遥知梦又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丙申生日二首(其一)

何如四十六年前,莫遣双眸见大千。

随地不辞萦世难,到边犹自愧风烟。

衰颜畏入南天梦,冷骨无烦古佛怜。

抖擞尚馀空布袋,逢人但乞一文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