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晋宋风流自不凡,天令此地为回环。
市藏白水风烟外,路入高林紫翠间。
字炳日星摇翰墨,敬存铭刻在心颜。
须知太守缘民乐,来岁勤农在此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风景如画之地,诗人以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传承的敬仰。开篇“晋宋风流自不凡,天令此地为回环”两句,勾勒出一片独特而非凡的文化气息,这里似乎被上天选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循环或轮回,暗示着历史的连续性和文化的传承。
“市藏白水风烟外,路入高林紫翠间”写景之笔锋利,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这里的“市”指的是集市或城镇,而“白水”则是清澈见底的河流,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这片山林的幽深和宁静。路径蜿蜒曲折,通往高耸的林间,那里的树木郁郁葱葱,呈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紫翠色彩。
“字炳日星摇翰墨,敬存铭刻在心颜”两句,则是诗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崇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这里的“字炳”可能指的是古代贤者或文学家的著作,而“日星”则象征着光明与永恒,通过对这些文化符号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智慧的敬仰之情,并将这种情感铭刻于心。
最后,“须知太守缘民乐,来岁勤农在此山”两句,则转向现实生活,强调了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这里的“太守”指的是地方官员,而“缘民乐”则意味着官员应当关心民众的幸福。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寄寓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官员能够勤勉地从事农事,以确保百姓安居乐业。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还透露出了一种对自然之美、历史之尊以及人文关怀的深刻体悟。
不详
无觅台城处,岿然却此台。
青山三面立,白鸟半天回。
有酒同僧上,无诗唤友来。
谪仙骑凤去,应是叹时哉。
老倦无心上将坛,桐江千尺一渔竿。
共时翻手功名易,自许经心岁月宽。
礼乐三千辉冕辂,风云四七盛衣冠。
上虞人物饶娥路,赢得清高照岁寒。
离红百颗橘千头,何似南枝雪未收。
国为和羹思是晏,士因止渴忆兴周。
笑谈谷口终当隐,出处胸中要熟筹。
夜月九华浮动处,痴顽宁复照斋丘。
天连宫阙云烟湿,地接淮山日月低。
不知何处两黄鹄,飞向白云云外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