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中秋三忆(其三)》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描绘了中秋佳节月下饮酒赏景的情境,以及对古代贤人的追思。全诗以“美酒登楼夜”开篇,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宁静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接下来,“芳秋折桂年”一句,不仅点明了季节和节日,还暗含了对成就与荣誉的向往。
“馨香花自发,藻镜月虚圆”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中秋之夜的美丽与和谐。花朵的香气自发,月亮仿佛在水中映照,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寓意着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出处贤人义,阴晴造化权”则转向对古代贤人的思考,表达了对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贤人的行为和选择,如同自然界的阴晴变化,体现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微妙联系。
最后,“世间无李白,谁与问青天”一句,以李白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古代伟大诗人的怀念,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当今世界,又有谁能像李白那样,通过诗歌传达深邃的思想和情感呢?这不仅是对李白个人的致敬,也是对诗歌艺术价值的一种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性的感悟,以及对古代文化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