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出北郭门行

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

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

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

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

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

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

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

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

上冢察故处,存亡永别离。

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

弃我于此间,穷厄岂有赀。

传告后代人,以此为明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儿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痛苦。开篇“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表明诗人是在城北的出口处,马匹因疲惫或不愿意而不奔跑,这已经预示了一种无奈与悲凉的情绪。紧接着,“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则展示了诗人下车步行,踏着积雪,抬头折断枯萎的柳枝,这些动作都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凄清。

“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一句,通过对丘陵间传来的哭泣声,诗人引出了下文的主题——一个被后母憎恨的小孤儿。随后的几句“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深刻地揭示了孤儿在家庭中的悲惨遭遇,无父无母,又承受着继母的虐待。

“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形象地描绘了孤儿因饥饿和寒冷而变得瘦弱不堪。紧接着,“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则是诗人对这份无助的哀求和悲痛的表达。

最后,“上冢察故处,存亡永别离。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表明了孤儿的心境,面对母亲的墓地,感受到了永远的别离和无法再次相见的痛楚。泪水随着哀求声响起,这种情感的强烈和真挚,是诗歌最动人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一个孤儿的遭遇,表现了对人间冷暖的深刻体悟,以及对生命和亲情的无比珍视。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家庭伦理中的残酷现实,具有很强的社会批评意义。

收录诗词(14)

阮瑀(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从蔡邕。汉献帝建安中,曹操以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好文学,尤善章表书记,为建安七子之一。官至仓曹掾属。后人辑有《阮元瑜集》

  • 字:元瑜
  • 籍贯:东汉末陈留尉氏
  • 生卒年:约165—212

相关古诗词

琴歌

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

青盖巡九州,在东西人怨。

士为知己死,女为悦者玩。

恩义苟敷畅,他人焉能乱。

形式: 古风

咏怀(其八)

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

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

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

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咏怀(其四十六)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咏怀(其四十八)

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

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

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

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形式: 古风 押[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