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其五)

九重圣端拱,慨念人材重。

澄清鸳鹭行,拔尤锄猥茸。

辅郡与畿甸,连岁拜殊宠。

付君天下平,民冤自无壅。

形式: 古风 押[肿]韵

翻译

皇帝在深宫中郑重其事,深深感慨人才的重要。
选拔贤能之士,清除庸劣之人,整顿朝纲。
你被委以重任,治理郡县和京城地区,连续多年受到特殊恩典。
将国家的和平重任托付给你,百姓的冤屈自然就不会积压了。

注释

九重:指皇宫深处,表示皇帝的地位崇高。
慨念:感慨,深思。
鸳鹭:古代官职名,比喻朝廷官员。
拔尤:选拔优秀人才。
锄猥茸:清除低劣或不称职的人。
辅郡:辅助治理的郡县。
畿甸: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殊宠:特别的恩宠或荣誉。
天下平:国家太平。
民冤:百姓的冤情。
无壅:没有阻塞,畅通无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其五)》。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受赠之人的深厚敬意和赞赏,以及对于友人所承担的重要职责给予的肯定。

首句“九重圣端拱,慨念人材重。”表达了对皇帝居高位、关怀人才的崇敬之情。九重指的是宫禁层层,圣端则是皇帝的代称,这里强调了皇帝对于人才的珍视。

接着,“澄清鸳鹭行,拔尤锄猥茸。”描绘了一副清净无为、筛选人才的情景。这里借用古人对鸳鹭选择水草之意,来比喻选拔优秀人才的行为。

“辅郡与畿甸,连岁拜殊宠。”则是说受赠者辅佐郡县,年年都能得到君主特殊的恩宠。这里反映了诗中人物地位尊贵且深得君心。

最后,“付君天下平,民冤自无壅。”表达了将国家安宁的重任委托给友人,并相信在其手中,百姓之所以不被冤屈,是因为有公正廉洁的人才在位。

全诗通过对受赠者的赞美和期待,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才、治国理念以及个人品德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226)

仲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其七)

浇风昔未殄,向隅或不免。

上心天地心,哀矜用中典。

卿联慎所付,遂极天下选。

议谳聊小试,经纶期一展。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其一)

霜馀日初杲,遮留人拥道。

公来春向阑,公去秋垂老。

公当侍丹墀,正人国之宝。

行行那得留,仍视玉堂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其六)

畴昔公何如,尽读天下书。

公今复何似,未如张与于。

皋陶当日语,一一皆世模。

但令犴狱空,安用高吾闾。

形式: 古风

送大理金少卿赴阙以老成耆德重于典刑为韵兼寄呈刑曹徐侍郎(其三)

全璧公之归,有识为嗟咨。

外祠三拜命,历岁艾且耆。

乘流与遇坎,道在他何知。

汪汪波万顷,未许儿辈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