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慢

梦破江南春信,渐入江梅,暗香初发。

乞与横斜疏影,为怜清绝。

梁苑相如,平生有赋,未甘华发。

便广寒争遣,韶华惊怨,讵妨轻折。

扬州二十四桥歌吹,不道画楼声歇。

生怕有、江边一树,要堆轻雪。

老去苦无欢事,凌波空有纤袜。

恨无好语,何郎风味,定教谁说。

形式: 词牌: 雨中花慢

翻译

梦境破碎在江南的春天,梅花渐渐绽放,暗香四溢。
我祈求能拥有它那横斜疏落的倩影,只因它的清冷孤绝。
像汉代梁苑的司马相如,一生才情出众,却不愿在白发中消磨。
即使在月宫也要争艳,青春的哀怨惊动了时光,又岂在乎短暂凋零。
扬州二十四桥的繁华乐曲,如今已听不到画楼的歌声。
我害怕江边那一树梅花,会独自堆积成洁白的雪景。
年老后苦于没有欢乐之事,只能空自怀念那轻盈的步履。
遗憾的是,再美的景色也无人能言说,如同何晏的风度。

注释

梦破:梦境破灭。
春信:春天的信息,指梅花开放。
江梅:江边的梅花。
暗香:梅花的香气。
横斜疏影:梅花枝条横斜疏落的影子。
清绝:清冷孤绝。
梁苑:古代宫殿名,此处借指相如的才华。
华发:白发。
广寒:月宫。
韶华:美好的青春时光。
轻折:轻易凋谢。
二十四桥:扬州著名景点。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纤袜:细嫩的袜子,代指女子的足。
何郎风味:何晏的风采,形容风度翩翩。
定教:必定使,一定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南的画面,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开篇“梦破江南春信”,春天的消息如同梦境般破碎,这里“春信”可能指的是春天到来的信息,如花开、鸟鸣等自然界的变化,但又带有一种虚幻感,似乎这些美好的事物随时会消逝。

接着“渐入江梅,暗香初发”,诗人步入了江边的梅园,那里的梅花正悄然开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一段描写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梅花在春雨中绽放,它的香气是“暗香”,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喜。

“乞与横斜疏影,为怜清绝”中的“乞与”一词用得非常有味,似乎诗人在向某种力量或自然请求,让这梅花的影子能与春天的阳光交织,形成一种斜射的、疏密相间的美丽图景。这里的“为怜清绝”,是对这一切美好的赞叹和留恋之情。

“梁苑相如,平生有赋,未甘华发”中,“梁苑相如”可能是指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或共同的记忆,而“平生有赋”则表明诗人一生都有着歌颂这些美好事物的愿望,但至今仍未能完全实现,故有“未甘华发”的感慨。

接下来的“便广寒争遣,韶华惊怨,讵妨轻折”则写出了诗人面对即将逝去的事物时的心情。春天的冷风(广寒)似乎在争相传送着春意,而美好的时光(韶华)却让人感到惊讶和怨恨,为何这些美好总是轻易地被折断?

“扬州二十四桥歌吹,不道画楼声歇”这一段,诗人提到了扬州的二十四桥,这里不仅有景色,也有历史的厚重感。诗人似乎在问,为什么那些曾经的歌谣和画中描绘的声音现在都已沉寂。

最后,“生怕有、江边一树,要堆轻雪”则是对生活中的担忧表达。“老去苦无欢事,凌波空有纤袜”写出了诗人年迈后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和孤独感。末了的“恨无好语,何郎风味,定教谁说”则是对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表达心中所思所感的遗憾,以及对于某种风雅情调的追寻。

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春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孤独。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篇抒情之作。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青门怨

月痕烟景。远思孤影。旧梦云飞,离魂冰冷。

脉脉恨满东风。对孤鸿。翠珠尘冷香如雾。人何许。

心逐章台絮。夜深酒醒,烛暗独倚危楼。为谁愁。

形式: 词牌: 河传

青玉案

更憔悴、羞人见。

形式: 押[霰]韵

青玉案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青玉案

人生南北如歧路。世事悠悠等风絮。

造化小儿无定据。

翻来覆去,倒横直竖,眼见都如许。

伊周功业何须慕。不学渊明便归去。

坎止流行随所寓。

玉堂金马,竹篱茅舍,总是无心处。

形式: 词牌: 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