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性灵迂僻学术空虚幸逢好古之君获在藏书之府惟无功而禄重招髦彦之讥而多病所萦实喜优闲之任居常事简得以狂吟因成恶诗十章以蓬阁多馀暇冠其篇而为之目亦乐天何处难忘酒之类也尘黩英鉴幸赐一览下情不任兢灼之至(其二)

蓬阁多馀暇,情孤与世违。

老嫌知道晚,闲觉近名非。

祸福随操履,穷通在隐微。

所亲应笑我,终日掩柴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我常常有空闲时间在书房度过,情感孤独,与世俗格格不入。
我老了才意识到自己的见识不足,闲下来又觉得追求名声并非好事。
人生的祸福取决于个人品行,穷困或显达都藏于细微之处。
亲近的人可能会笑我,因为我整天关着柴门,不问世事。

注释

蓬阁:书房。
馀暇:空闲时间。
情孤:情感孤独。
操履:品行,行为。
穷通:穷困与显达。
柴扉:简陋的木门,代指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内心的孤独感受。"蓬阁多馀暇,情孤与世违"表达了诗人有许多空闲时间,但他的情感与世俗格格不入,这种感觉是孤独的。"老嫌知道晚,闲觉近名非"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越来越觉得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其实是在很晚的时候才开始,而自己的闲适生活也逐渐被外界所认识,这种认识是不真实的。

"祸福随操履,穷通在隐微"这两句揭示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即好坏的命运和贫富的变化都取决于个人的行为,而这些行为的结果往往是细微且不易被人察觉的。"所亲应笑我,终日掩柴扉"则显示了诗人对亲朋好友可能持有的看法,他认为他们应该会笑话他每天关在家中整理柴火,这是一种隐居自得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生活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诗人也表现出了对外界看法和命运认知的深刻思考。这首诗通过对闲适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90)

李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