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群宰望江

古人力文学,所务安疲氓。

今人力文学,所务惟公卿。

大贤重邦本,屈迹官武城。

劝民勤机杼,自然国用并。

但见富贵者,知食不知耕。

忽尔秋不熟,储廪焉得盈。

贡艺既精苦,用心必公平。

吾道不遗贤,霄汉期芳馨。

一夫若有德,千古称其英。

陶潜虽理邑,崔烈徒台衡。

浊者必恶清,瞽者必恶明。

孤松自有色,岂夺众草荣。

为刀若不利,焉得宰牛名。

为丝若不直,焉得琴上声。

好去立高节,重来振羽翎。

形式: 古风

翻译

古人重视文学,关注的是安抚疲惫的百姓。
今人文学追求,只为公卿贵族服务。
大贤人看重国家根本,屈身于武城这样的小官。
鼓励民众勤劳纺织,自然国家物资充足。
只见富贵之人,只知道享受不知耕耘。
突然秋天歉收,仓库怎能满盈。
贡品技艺精湛,公正用心必不可少。
我们的道路不会遗漏贤才,期待他们像芳香飘入云霄。
一个有德之人,千百年后仍被称颂为英雄。
陶潜虽治理县邑,崔烈也只是空有高位。
污浊之人必定厌恶清明,瞎子必定厌恶光明。
孤松自有其独特的美,怎能被众草的繁华夺走。
刀如果不锋利,怎能赢得宰牛的名声。
丝如果不直,怎能发出琴弦上的美妙声音。
离去时保持高尚节操,归来时再展雄鹰之姿。

注释

古人:古代的人。
疲氓:疲惫的百姓。
公卿:高级官员。
邦本:国家的根本。
武城:小城市。
机杼:织布机。
霄汉:天空。
芳馨:芳香。
德:品德。
英:英雄。
陶潜:东晋诗人。
崔烈:虚构人物,形容空有高位。
浊者:污浊之人。
清:清明。
孤松:独立的松树。
众草:众多草木。
宰牛:屠夫。
名:名声。
丝:蚕丝。
琴上声:琴音。
高节:高尚节操。
振羽翎:振翅飞翔。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邵谒所作,名为《送徐群宰望江》。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比古今之士的文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官员形象的向往和期许。

诗人首先指出古人注重文学,以此安身立命,而今人则只追求功名利禄。接着,诗人提到大贤之士能够重视国家根本,虽然身处官场,但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劝告百姓勤劳工作,使国家的财富自然积累。

然而,诗人也批评那些只知道享受而不懂得辛勤耕作的人们,指出他们在秋收未熟时就不知道如何充实仓廪。同时,诗人强调贡献技艺必须精湛且公正无私,他的道德理念不遗漏任何有才能之士。

最后,诗人赞美那些即使身处低微但仍保持高洁品格的人,以及像陶潜和崔颢这样即便身处官场也能保持清廉的官员。诗中还通过比喻表达了对正直不屈的人物的肯定,只有锋利的刀才能宰杀牛犒,直而有节的丝线才能在琴上发出美妙的声音。

综上所述,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士风、官德和个人品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37)

邵谒(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

  • 籍贯:广东韶州翁源
  • 生卒年:约公元860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望行人

登楼恐不高,及高君已远。

云行郎即行,云归郎不返。

嗟为楼上人,望望不相近。

若作辙中泥,不放郎车转。

白日下西山,望尽妾肠断。

形式: 古风

寒女行

寒女命自薄,生来多贱微。

家贫人不聘,一身无所归。

养蚕多苦心,茧熟他人丝。

织素徒苦力,素成他人衣。

青楼富家女,才生便有主。

终日著罗绮,何曾识机杼。

清夜闻歌声,听之泪如雨。

他人如何欢,我意又何苦。

所以问皇天,皇天竟无语。

形式: 古风

赠郑殷处士

善琴不得听,嘉玉不得名。

知音既已死,良匠亦未生。

退居一河湄,山中物景清。

鱼沈池水碧,鹤去松枝轻。

长材靡入用,大厦失巨楹。

颜子不得禄,谁谓天道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嘲韦铿

飘风忽起团团旋,倒地还如著脚䭔。

莫怪殿上空行事,却为元非五品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